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觉场总被分成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两部分。图形是感知中最突显的部分,即人们注意的焦点;背景则是次突显的部分,是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Langacker(2008:66)指出,“突显”(prominence/salience)这一术语的意思并不是不言自明的,毕竟对某一事物的突显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因而这样的表述并不足以体现其特色。事实上,“突显”(prominence/salience)仅仅表示话题分析的一个起始点。认知语言学家将这一突显原则恰到好处地应用于语言结构及应用的研究,尤其是句法结构的解释。根据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突显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存在于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中。因此,选择不同的句子结构实际上反映了人们观察视角(perceptive point)的不同。本文着重探讨了突显原则(principle of prominence)在不同新闻标题中的具体体现。文章以图形-背景分离(figure/ground segregation)为基础,分析了同一新闻事件下不同报道标题中所体现的图形和背景关系,并指出标题中各要素不同程度的突显。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个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及鲜明用意。文章最后总结出新闻标题在突显主题信息,吸引读者兴趣,发挥舆论导向三方面的独特作用。本文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言。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及论文的结构安排。第二章综述了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该章节包括了四个部分的内容。我们首先回顾了图形-背景理论的发展并简要介绍了完形心理学家对知觉突显(perceptual prominence)的研究。接着探讨图形-背景关系在语言组织概念内容中的应用。该部分详述了Talmy(2000)列举的语言中的图形和背景的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明确了图形和背景的判断依据。此外,我们还探讨了“射体-界标”(trajector/landmark)这一概念与“图形-背景”的相互关系。并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图形-背景理论对简单句及复合句的诠释。基于Talmy (2000)对图形和背景语法关系的研究,我们发现Langacker (1991)提出的关于简单句中图形和背景的确定方法太过于绝对。Langacker认为,句子成分中的主-谓-宾(补)这一结构实际上反映了图形-背景分离原则,即:在以及物动词为谓语的简单句中,主语对应图形,宾语对应背景,谓语则体现二者间的关系(Ungerer&Schmid, 2001:172)。这一观点在有些情况下是成立的。然而,倘若据此便认为句子的主语就是等同于图形,它必定是句子中最突显的成分。这样的看法则不符合实际认知情况。Talmy(2000:334)指出语言中体现的图形和背景关系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的规律:在句法关系中,一般说来图形拥有相对优先权(syntactic precedence)。在简单句中,图形一般对应句子的主语,而背景则对应句子的宾语。然而,Talmy认为并不是所有句子中的图形和背景关系都遵循这一规律。图形和背景关系的现实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图形对应主语,背景对应宾语”这样单一的模式。好些句子中体现的图形和背景间的关系是颠倒的顺序,即“背景在前,图形在后”(Talmy,2000:334)。因此,有些句子中可能是“图形对应宾语,背景对应主语”。如(Talmy,2000:333):a. Smoke (F) slowly filled with the room (G). b. The room (G)slowly filled with smoke (F). Talmy (2000:333)进一步指出,句法分析中图形-背景分离现象体现的并不只是单纯的“变项”与“参照点”(variable-point versus reference-point)的关系。它还受到人们观察视角(perspective point)这一因素的影响。据此,我们认为句子结构中图形和背景的相互关系应该取决于具体的语境。此外,本章也简要介绍了国内语言学者对图形-背景理论的应用研究。本章的最后一部分探讨了小句结构中的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及语句中心(information focus)问题,从而为第三章的实例分析做好铺垫。本章在分析句子信息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末端中心原则(principle of end-focus):语句中心一般位于句子信息单位中的最后一个词(Biber et al,2000:896)。Biber指出,根据信息原则(information principle),语句中心一般都落在句末的新信息上。确切的说,末端中心原则要求信息单位中的最后一个实义词代表新信息。第三章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对具体语料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该部分选取了六个典型事件作为同题新闻标题研究的个案。重点探讨了同一事件背景下不同新闻标题中所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进而解读出各个新闻标题的注意焦点(prominent focus of attention)及信息中心(information focus)。同时,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句法结构中图形和背景关系的语义功能。语料的分析证明,新闻标题中的信息分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我们不能把图形和背景分别与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等同起来。不管是已知信息还是新信息,信息值的高低取决于其位置的不同。一般来说,句子末尾所代表的信息才是新闻标题真正所要强调的对象。我们在探讨句子注意焦点(focus of attention)以及信息中心(information focus)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比总结出各新闻标题的特征差异。现将本章的研究发现陈述如下:借用图形-背景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解读新闻标题中所体现的句法结构。研究发现,新闻标题中所体现的图形和背景间的关系并不完全遵循“图形在前,背景在后”(Figure-Ground)的模式,有些时候是“背景在前,图形在后”(Ground-Figure)的颠倒模式。具体说来,当标题中体现的图形和背景间的关系遵循“图形在前,背景在后”(Figure-Ground)这一普遍模式时,该标题中便存在两个焦点(focal point):句前的图形是主要的注意焦点(focus of attention),而句末的背景则成为信息焦点(information focus),即句子的信息中心。根据末端中心原则,句子的信息编排往往是遵循从旧到新的原则。因此,此时的图形代表的是已知信息,它得到了主要的突显。但这里的突显应该理解为话题讨论的一个起始点,它并不是句子信息的真正焦点。背景由于位于句子的末端,其代表的新信息成了整个标题的信息焦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中心。此外,新闻标题中“从旧到新”这样的安排是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然而有些情况下,作者会刻意将图形安排在句子的末尾。此时标题中的图形/背景关系变成了颠倒的顺序,即“背景在前,图形在后”(Ground-Figure)。在这种情况下,背景代表已知信息,又位于句首,其代表的信息完全是提供背景情况(background)。而图形既代表新信息,同时又位于句子的末端。这样一来,它所代表的信息在句子中受到了双重强调:既是最突显的注意焦点,同时又是整个标题的信息中心。我们发现新闻标题中这样的颠倒模式可以更好地强调某些特定信息。新闻标题中还存在着不止两个突显要素的复杂情况。借用“射体”(trajector)、“第一界标”(primary landmark)和“第二界标”(secondary landmark)这些概念,我们可以很好地辨别出标题中各个部分的突显程度。事实上,有些标题中出现的第二界标是可以不用提及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新闻标题中的所安排的第二界标往往体现了作者的鲜明用意。由于第二界标一般位于句子末端,其代表的新信息自然是整个标题中的信息中心,即最受强调的部分。在同一事件背景下,有些标题有意增加某一新信息于句子末端,而有些标题则选择将其忽略。这些实际上都体现了作者的鲜明用意。选择不同的新闻标题对同一事件进行报道,实际上反映了作者观察视角的不同。第四章总结了研究结果,进一步探讨了新闻标题的生成。揭示出新闻标题在突显主题信息,吸引读者兴趣,发挥舆论导向这三方面的作用。我们认为,新闻标题的生成过程本质上是人们认知活动的产物。通过分析新闻标题中所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读者可以更好地解读出标题中的突显信息,从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鲜明用意。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研究意义,并简略陈述了该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可继续探究的问题。至此,本文以对新闻标题的解读来证明了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增强了图形-背景理论对于新闻标题生成的认知解释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