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NZTD为模型药物,探讨了在药剂学和物理药学基本理论指导下将难溶性药物制成小容量注射剂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选用了A为增溶剂,B和C为非水溶媒的混合溶剂体系,使用0.4%氯化钠减轻了非水溶媒可能存在的毒性,制备了NZTD注射液。在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中,初步建立了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的HPLC法。对按照不同pH配制的NZTD注射液采用三种不同条件处置,以药剂学对注射液基本要求为评价指标,初步筛选出了适宜的pH范围,并将pH-有关物质变化曲线用二次抛物线进行拟和,所得最适pH值与直观分析结果一致。本课题同时考察了使用抗氧剂对NZTD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选用了混合溶剂优化溶媒条件。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增溶剂A的用量、非水溶媒B、C的用量、pH进一步优化,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和多重回归分析均表明,增溶剂A、非水溶媒B、pH等因素与NZTD注射液的稳定性明显呈非线性正相关,其中溶液pH对注射液稳定性影响最大。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NZTD注射液最佳处方组成。课题还对NZTD注射液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确定了稀配法制备工艺。优化处方和工艺验证试验表明该工艺和处方的重现性好,产品质量稳定。
在NZTD注射液的质量评价研究中,建立了NZTD注射液的紫外和HPLC鉴别方法;由于pH对NZTD注射液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溶液的颜色也提示NZTD注射液内在质量的变化,因此在NZTD注射液的质量检查项中除注射液一般要求外,还拟定了pH值和颜色项;采用反相HPLC法建立了NZTD注射液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法。按照拟定的研究项目对NZTD注射液的质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NZTD注射液质量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对产品质量有较好的可控性。
对NZTD注射液进行了初步稳定性研究,由于NZTD注射液制剂规格超过了NZTD在水中的溶解度,因此对本品有必要进行低温的稳定性考察。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NZTD注射液在低温保持稳定,而光和热对其有影响,提示NZTD注射液在贮存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和阴凉保存。
NZTD注射液临床应用一般采用静脉输注方式,因此本课题还进行了NZTD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等几种常见输液的配伍研究,结果表明,NZTD注射液与几种输液按临床剂量混合使用,在24h内溶液未见任何肉眼可见浑浊、沉淀、颜色加深及乳光,各项指标基本稳定,有良好的安全性。
本课题为初步评价NZTD注射液的安全性,进行了NZTD注射液家兔静脉注射局部刺激性试验和体外溶血试验,结果表明,NZTD注射液样品经家兔静脉滴注无刺激性,经家兔血体外溶血试验无溶血和凝聚反应发生,可供静脉注射使用。
本课题探讨了难溶性药物制备成小容量注射剂并保证其稳定性的一般途径,并尝试了将曲线拟合和多重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运用于处方筛选工作,处方筛选中的研究结果指导了质量标准的建立。为在药剂学和物理药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注射剂的制剂处方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