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历史的发展,行政权的设置将会越来越完善。根据我国宪法相关规定,行政机关是整个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央到地方,设置机构和人员庞大。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行政,行政机关、行政权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出生到死亡无不例外。行政权早已渗透到了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必不可少的力量,所以,行政权在行使的过程中极易蜕化和变质。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分化的差距拉大,官员的腐败触目惊心,其中引发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政权的膨胀和异化。它不但会使行政权本身产生一定的负效应,还会妨碍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向前发展。行政权力集中表现为公共性,就是常说的公权力。为了使行政权力更好的运行,制约行政权力,预防腐败的发生,保证行政权力的公共本质,必须对行政权力进行限制和监督。而舆论监督就是行政权力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行政权的舆论监督能够完善行政权的监督体系、促进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保证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的正常运行以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目前,从新闻舆论监督的角度研究与行政权力关系方面的成果可谓不多,新闻舆论监督属于外部监督的一种,是公共权力监督体系中一种独特的监督机制。杰弗逊提出“自由报刊应成为行政、立法、司法三权起制衡作用的第四种力量。”“第四种权力”为舆论监督铺上了第一块基石。舆论监督没有其它监督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是一种“软实力”,但是公开性强、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其力量能对社会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发挥着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上述理论,通过介绍行政权舆论监督的背景和意义,从宏观上指出行政权的舆论监督的必要性;在梳理文献资料研究基础上,从行政管理学和政治学角度入手,界定了舆论监督的含义;从公开性、及时性、威慑性总结了舆论监督的特点,论述舆论监督的功能和存在、发展的条件;通过论述行政权异化表现和负效应来说明对行政权进行及时有效的舆论监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阐述我国改革开放和新时期行政权的舆论监督状况,指出我国行政权的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如舆论监督受碍于行政力量、舆论监督介入深度不够、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守望者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舆论监督的气候受政治影响较重、来自行政权的反作用力成为舆论监督的桎梏等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阻碍行政权舆论监督不力的原因。本文的重点之处在于针对我国行政权的舆论监督机制完善,作者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从改善和加强我国行政权的舆论监督的原则、提高对舆论监督的认知、努力加大舆论监督的广度、力度和深度、建立舆论监督与行政权的良性互动机制、推动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舆论监督与其它监督方式相结合等六方面来完善对行政权的舆论监督,实现对于权力的限制,使其能够有效地发挥其重要的功能。舆论监督是促使行政权力往服务社会、有利公众的方向运行的力量。与行政权力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公众享有完整的知情权;公众充分利用舆论信息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新闻媒体交流。只有找到行政权力与舆论监督的相通性,才能达到行政权力与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实现行政权力与舆论监督的双赢局面。加强对行政权的制约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舆论监督作为制约行政权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作用发挥日益明显。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行政权力舆论监督的有效实施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障碍,在党的十八大方针、政策、纲领的引导下,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民主的法治也在不断的完善,以此来促进行政权力舆论监督的发展壮大。本课题通过学者观点、比较法对舆论监督的含义进行了分析,通过由法学家提出舆论监督的理论基础带给我们的启示,在理论上对行政权的舆论监督做系统的阐述,希望对在实践中的行政权舆论监督有所帮助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