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更新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之一,也是中国城市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然而国内的大多数研究重点在其操作层面,流于资料的堆积,并未开展讨论一个具有优先性和本源性的话题,即城市更新的价值观。本文试图基于居住空间正义的价值观揭示城市更新过程中的非正义现象,并分析其原因,旨在将城市更新中偏误的价值取向纠正到正确的位置;只有价值取向得到了明确,才能在实际行动中对其进步做出贡献,本文据此亦提出目前阶段较为可行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一个成功的城市更新需要不同主体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规划师以及民众。这个过程同样漫长而艰辛,需要有长远的意识。但最终它将发展成一种公民运动,回归至重建市民的日常生活,营造丰富多彩的城市社区。
本文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明确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框架结构。提出城市更新需要一种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观,这是具有优先性的话题。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首先对国内外城市更新的四大主要研究方向进行综述,并以哈维的《社会正义与城市》为启发,寻求城市更新中一致的哲学和道德基础,即社会正义理论。在明确了社会正义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之后,鉴于社会的空间性,对空间正义做出评述。最后,将城市更新与正义理论结合,提出居住空间正义这一核心价值观:居住空间正义指居住空间生产和居住空间配置领域中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其主题在于决定居住空间生产和分配的基本制度。
第三章,城市更新的非正义现象。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从居住空间正义的角度,批判性地审视目前中国的城市更新。本章得到了4个主要结论:危房改造的扭曲化、空间与社会的碎片化、旧城保护的标本化、经济学原理的滥用化。尽管出现了种种非正义现象,但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城市更新往往造成一种镜像与幻影,使人误以为那就是美好生活,这是格外值得深思的。
第四章,城市更新的本质与原因分析。本章重点在于分析非正义现象的原因,从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得出城市更新的一般性原因在于资本流动中的积累与矛盾的结论;接着进一步地分析中国城市的特殊性,分别讨论了历史原因、地方政府角色以及制度性原因,共同构成了对非正义现象的解答。其中,历史原因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需求,地方政府角色转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需求,制度性原因分析(城市规划、土地制度、城市拆迁制度、住房制度、反馈机制、非正式制度)反映了正义的主题。
第五章,构建居住空间正义的城市更新。不破不立,上两章主要构成了对目前城市更新的批判,但这不是为了否定城市更新,而是为了为其进步提供有效的行动方案。在越来越关注公共领域的时代背景要求下,本章从作为政府、作为规划师、作为市民三个方面提出了若干现阶段针对性、实效性都较强的对策。
第六章,结语。总结本文主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