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盈余作为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财务指标,在企业会计信息中处于尤其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上频繁出现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使得会计盈余的质量问题倍受社会关注。造成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低的主要内部原因在于盈余管理行为。公司管理层通常采取各种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最终产生低质量的会计盈余,一方面误导了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人并给其带来了巨大财务损失;另一方面破坏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进行盈余质量分析评价研究,可以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有更深层的认识,同时对于规范资本市场的发展,遏制盈余管理行为,提高盈余质量,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如何较为客观地衡量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维护正常的资本市场秩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论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及创新点,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盈余质量相关理论,界定了盈余质量定义、核心质量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以盈余质量的核心质量特征为出发点,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个指标建立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以46家十二五规划的新能源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其2008年至2010年的盈余质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每年均可用5个公因子替代15个原始评价指标,且每年各公因子所代表的指标有所差异。(2)盈利能力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盈余持续性及成长性指标,现金保障性及安全性指标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3)我国近三年新能源上市公司盈余质量逐渐转好,但各公司盈余质量差异明显加大,出现两个极端的态势;(4)新能源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排名并不代表盈余质量评价结果。第五部分提出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有效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