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Allo-HSCT后EBV感染临床情况及疗效分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wug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Allo-HSCT后EB病毒感染情况及疗效分析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早期EB病毒(EBV)激活的监测及其抢先治疗的结果。方法以2010年9月至2013年1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allo-HSCT治疗,并连续监测血浆EBV-DNA拷贝数的1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造血重建至移植后最初的100天内每周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血浆EBV-DNA,若拷贝数大于5000copies/ml,则为EBV-DNA阳性。抢先治疗主要应用阿昔洛韦10mg/kg静脉静滴或口服,每8小时1次,或者膦甲酸钠60mk/kg静滴,每8小时1次,同时在情况允许时减少免疫抑制剂。如果经治疗后EBV-DNA拷贝数仍进行性升高,则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375mg/m2,qw,静滴)。结果本组资料中,共有73例患儿EBV-DNA拷贝数阳性(59.3%),发生感染的中位时间为46天(14一277天)。EBV原发感染率为59.2%,再激活率为59.4%。EBV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为6.8%。73例患儿中有54例经过抗病毒及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治疗后,外周血EBV-DNA转阴,抗病毒治疗有效率达76.8%。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表明,预处理中应用ATG是EBV血症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采用荧光定量的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EBV-DNA的拷贝数,可以及时确定EBV血症并给予抢先抗病毒治疗。且大多数患者对抢先治疗有反应,这样有利于减少高危患者EBV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第二部分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EBV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1月于本中心行allo-HSCT,并检测到EBV-DNA阳性的7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抗病毒及减少免疫抑制的治疗。针对DNA拷贝数持续升高的患儿,抢先予以利妥昔单抗治疗。结果:EBV血症的患儿中,PTLD的发生率为2.73%(2/73),其临床均表现为抗感染治疗无效的反复发热伴扁桃体和淋巴结肿大。2例患儿在监测外周血EBV-DNA拷贝数的过程中,在PTLD发生前均出现拷贝数的持续升高,且第1次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拷贝数仍持续上升。2例PTLD患儿中,1例治疗有效,随访至今无病生存;1例治疗效果不明显,于PTLD发生后第34天死亡。1例EBV脑炎的患儿无特异性神经系统症状,对于利妥昔单抗十分敏感。EBV肠炎患儿存在外周血与靶器官EBV-DNA不平衡现象。结论:EBV相关性疾病是儿童allo-HSCT后较少见的并发症,但病死率较高。其临床主要表现具有多样性。针对抗感染治疗无效的反复发热伴扁桃体和淋巴结肿大的患儿,需警惕PTLD的可能。动态监测外周血EBV-DNA拷贝数对诊治EBV相关性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利妥昔单抗抢先治疗有利于减少EBV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其他文献
目的监测检验科人员手微生物,探讨手微生物消毒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在我院及本市其他三家医院检验科工作的120位工作人员,对他们的双手进行微生物检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
新《证券法》建立起的以投服中心为核心的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有效解决了普通代表诉讼模式下中小证券投资者维权难的现实问题,但针对该制度是否会产生诸如美国证券集体诉讼中
在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获取外界信息,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此同时,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将
近几年以来,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正在加强构建行政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在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课程
地震波被誉为照亮地球内部的一盏明灯,人类探测地球内部的物性结构、组成、状态和演化过程等知识几乎都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是目前探测地球内部的主要手段。利用人工震
近几年,日语专业的就业市场渐渐饱和,高职院校的商务日语专业的规模有所下降。考虑到知识经济社会中个体对终身教育的需求,笔者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宽泛化,应重视学生核心
一、知觉心理学概述  知觉基本上是一种心理功能,是思维与我们仅凭感官感知的外在现实之间的联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