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抗血小板药物主要作为抗栓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同时因为其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作用,所以近来很多研究开始关注抗血小板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但是这一类药物是否能延缓或者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尚无定论。 方法和结果:本研究检索了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MEDLINE,PUBMED,EMBASE,CNKI等数据库,使用 stata12.0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7篇随机对照试验共851人被纳入,各研究通过高分辨率 B超评估研究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或斑块面积的均数差变化。结果表明,服用西洛他唑与安慰剂比较,可以明显延缓cIMT的进展(MD,-0.04 mm,95%CI-0.054,-0.026);两篇研究表明服用西洛他唑与不用抗血小板药物比较可以延缓cIMT的进展(MD-0.17 mm,95% CI-0.251,-0.089; MD-0.08 mm,95% CI-0.13,-0.03)。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使用三抗(西洛他唑+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较双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能更有效的延缓cIMT的进展(MD,-0.16 mm,95%CI-0.305,-0.015)。噻氯匹定与不用抗血小板药物比较也可以延缓cIMT的进展(MD,-0.033 mm,95%CI-0.069,0.003);阿司匹林与不用抗血小板药物比较可以预防cIMT的进展(MD,-0.034 mm,95%CI-0.065,-0.003)。西洛他唑与阿司匹林比较,则可更好的延缓cIMT的进展(MD,-0.06 mm,95%CI-0.12,-0.00)。大剂量阿司匹林(900 mg/day)与小剂量阿司匹林(50 mg/day)比较,则可延缓斑块面积的进展(MD,-0.05 mm2,95%CI-0.12,0.01)。服用西洛他唑6个月后cIMT较对照组进展缓慢,MD为-0.04 mm,95% CI为(-0.05,-0.03)。随访1年时cIMT的变化,通过荟萃分析,WMD为-0.04 mm,95%CI为(-0.05,-0.03)。使用2年或更长时间抗血小板药物后,能更显著的延缓cIMT的进展,两组比较WMD为-0.12 mm,95% CI为(-0.15,-0.09)。服用西洛他唑后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可耐受的头痛,研究组与对照组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无明显差异。 结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西洛他唑、阿司匹林及噻氯匹定等能明显降低患者颈动脉内肿膜厚度、延缓颈动脉斑块进展;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连续服用西洛他唑2年或更长时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更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