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太原市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tis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信息时代的到来,也给公安工作带来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革命警务信息化。这场革命,打破了公安工作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在警务运作、公安执法、队伍管理等方面开辟了新的科学发展路径。其发展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深为历史罕见。为引领这场革命,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公安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部署金盾工程建设,使我国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得到了飞速提升。   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信息化应用建设,以芜湖公安信息化建设、南京警务信息平台为先进,太原市公安局从2003年实施金盾工程以来,在实施信息建设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在借鉴国内外信息建设的基础上,对太原市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索和分析了新形势下完善太原市公安信息化的途径。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我国公安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主要介绍了国内信息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其原因;第二部分:国内外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经验。分别介绍了日本、美国、北京、上海和南京的警察信息建设模式。第三部分:介绍太原市公安信息建设的做法和效果,以主动创新、开发利用、积极服务、高素质人才模式阐述信息化应用的成效。第四部分:推动我国公安信息化良性发展的对策,提出了完善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对公安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剖析和总结不仅有利于推动信息化管理在本地公安系统的发展,同时对指导我国其他地方公安机关信息化的管理具体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间、区域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各国、各地区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大学生群体作为高素质人才最主要的后备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生着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各项改革特别是政府变革密不可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达小康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在西部民族地区。进一步转变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青年进城上学或者打工,“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就造成农村老人对社会养老特别是入住养老机构有了更高的诉求和渴望。此外大多数老年人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认知能力和生理功能的衰退,身体上的衰老会诱发各种退化性慢性疾病,而慢性病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会造成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种种情况表明我国农村医疗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加大,伴随着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医疗需求,医养
黔东南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地理环境特殊,自古就是自然灾害频发之地。其地理位置处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生态环境脆弱,在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较弱的抵抗能力,且当地经济发展落后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其积累丰富的有效学习经历并由此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可以直接提高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效率,减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
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无法安居乐业,发展更无从谈起。当前,世界格局正面临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国也身处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