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雷夜曲的曲式结构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ma7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式是作曲技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音乐的整体性表现手段对音乐的构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纵观历史,没有哪部作品可以脱离曲式结构而存在。对于福雷钢琴作品十三首夜曲的研究,在钢琴教学、演奏分析方面有多篇文献,而关于曲式结构研究的文献却很少。福雷的夜曲采用的是典型的曲集式写法。这种写法由巴赫首创,并以他的《十二平均律》为代表,此后一些音乐家进行了广泛、大胆的实践,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李斯特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都属于此类。福雷的夜曲既有共性的特征又有个性化写法。本文将福雷十三首夜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收集整理各种参考资料;采用分析法以乐谱研究为主,以历史背景为辅,对夜曲进行细致研究和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其特征和意义,从而解读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进而对其夜曲作品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在第一章中阐述福雷生活的历史背景及其十三首夜曲的创作背景,并对夜曲这一音乐体裁的形成与发展进行阐述;第二章从十三首夜曲的曲式结构、主题发展手法、调式调性、和声、伴奏织体等方面对夜曲的音乐语汇进行分析;第三章总述福雷十三首夜曲的结构特征和风格特征。  福雷对音乐的革新思想及创作上的严谨态度,影响了下一代作曲家,对法国20世纪初的音乐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对现代音乐的分析与创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希望通过福雷夜曲架构起本文论题的研究,使人们对作曲家的创作手法、夜曲的风格、结构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试图填补对福雷夜曲结构全面分析的空白,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新视角。
其他文献
目前,对智能建筑监控系统的研究进入了高潮。但是大部分都是关于技术方面的研究,忽略了监控系统本身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在智能监控系统中,作为监控系统和操作人员的人机接
公共标志的设计正在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徘徊。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各国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为了使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理解公共标志的意义,更好地实现其“传达”功能,就要
期刊
本文主要采用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省兴县为研究实例,对山西省兴县各级小学的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在关注和了解当地音乐教育实际水平
期刊
本文所述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艺术歌曲,是指区别于德国利德歌曲的具有法国气质的“mélodie”。这种歌曲的结构不再局限于对称、分节的规范,它的声乐部分的旋律感有时甚至弱于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