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由原来的类似奢侈消费发展到现在成为稀松平常的日常行为。在城市旅游蓬勃发展的现阶段,各个城市旅游的竞争日益激烈,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也显得越发重要。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代表产业之一,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湖北省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发展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旅游竞争力徘徊不前,提升乏力,因此很有必要对湖北省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与预测,为湖北省旅游业未来五年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向前。本文在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旅游学、经济学等基础理论,探讨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借鉴波特竞争力模型与倪鹏飞教授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了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从硬性因素与软性因素两方面来分析,其中硬性因素分为旅游产业竞争力,旅游资源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与城市环境竞争力4个二级指标;软性因素分为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开放竞争力与管理竞争力4个二级指标,再细分为40个三级指标,采用SPSS19.0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省12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算出得分,得出12个城市硬性因素、软性因素与总体的排名,对2010-2014年的五年旅游竞争力进行动态变化评价。采用聚类分析法对12市进行分类,更好反映各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12个城市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战略对策,以期提升湖北省的总体城市旅游竞争力,促进湖北省旅游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旅游产业竞争力、城市环境竞争力与人才竞争力在城市旅游竞争力上载荷高,对旅游竞争力影响较大;相比之下资本竞争力与开放竞争力影响小。(2)武汉与宜昌位居全省城市旅游竞争力前两名,带动了全省旅游业的发展,其余10个城市旅游竞争力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排名最后三位分别是咸宁、荆门和鄂州。(3)根据2010年-2014年五年动态变化分析可知,鄂州旅游竞争力下降较快,相比之下孝感与随州提升迅速。(4)2015年-2019年未来五年中武汉、十堰、宜昌、襄阳、鄂州、荆州、咸宁旅游竞争力不同程度下降;黄石、荆门、孝感、黄冈与随州城市旅游竞争力则缓慢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