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反馈话语是教师话语的重要方面,不仅是师生互动的纽带,同时还是关系到学生语言输入输出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有效的课堂话语反馈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教师课堂话语反馈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如教师反馈话语的特征,教师反馈类型,教师反馈功能等方面的大量研究。但是对于学生口语输出的研究较少。而且,这些研究的研究对象多为大学英语课堂,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反馈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研究较少,特别是教师反馈与学生口语输出流利性、准确性和适切性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课堂话语反馈开展进一步研究。本论文以可理解性输入假说、可理解性输出假说、互动理论及课堂话语分析模式(IRF)为理论基础,采用访谈法、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教师课堂话语反馈及其对学生口语输出流利性、准确性和适切性进行了相关性研究。了解到英语教师课堂反馈语的类型分布特征。研究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观察和记录后,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口语测试,最终把口语测试成绩与教师课堂话语反馈建立相关性,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目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师反馈话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优秀教师课堂话语反馈和新手教师课堂话语反馈存在明显差异。积极话语反馈中的各子因素以及消极话语反馈中的各子因素对学生口语输出的流利性、准确性和适切性分别具有不同的相关性,有些因素还不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本研究的结论对英语实际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有以下教学启示: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对教师反馈语的偏好,改进反馈方式,灵活运用反馈策略。此外,本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研究对象较小,样本缺乏广泛的代表性。相关性分析不够全面。以后的研究还要在扩大研究范围,搜集更加详尽的数据等基础上对该课题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真实的分析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