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南多声部苗族“歌鼟”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s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鼟(teng)”是击鼓的声音,“歌鼟”原来是“多声部苗歌”的一种,即男女歌队对歌时唱的一类歌曲,这种歌贯穿于苗民各种生活之中,是“多声部苗歌”的代表。而后约定俗成,苗民便把“歌鼟”视为“多声部苗歌”的总称。它作为一种在特殊地域和特殊人群中使用的民间歌种,歌鼟与地方文化和谐共生,是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曾被贺绿汀、白诚仁和吴宗泽等音乐名家誉为“民歌奇葩”、“天籁之音”、“深山珍宝”。歌鼟主要流传在湘西南靖州县“锹里”一带,“锹里”苗族历史悠久,与五千多年前的“九黎”和尧、舜、禹时期的“三苗”,以及周时期的“荆楚”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歌鼟起源于原始人的“大混唱”,后来经过长期的选择、加工和传承,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苗族歌鼟。苗族歌鼟按其民族习惯可分为六种主要的曲调:茶歌调、酒歌调、饭歌调、山歌调、担水歌调、三音歌调等,这些歌曲与苗族风俗活动紧紧相联,几乎覆盖到苗家的全部生活空间和细节。苗族歌鼟是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的一种,它没有器乐伴奏也没有舞蹈助兴,只有单纯的人声音乐,因此,探索它的声乐艺术对歌鼟本身就显得尤为必要,更是一个不能不谈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现有多声部民歌专著都很少涉及的一个方面,研究它的声乐艺术是对整个多声部民歌研究的一个创新,一个空白的填补。现在有不少人对歌鼟进行过收集、整理,当地政府也下大工夫在保护它,甚至已经成功申请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是现状仍不容乐观,“社会的不断进步给湘西南锹里地区带来了剧烈的文化冲击”、“文化生态的改变使歌鼟面临生存危机”,抢救、保护和传承及发展苗族歌鼟已迫在眉睫。
其他文献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