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品牌新媒体传播研究——以中国银行业50强为例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xibaog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银行品牌不仅要与国内银行品牌进行竞争,更将登上世界舞台,与其他国家的银行品牌进行角逐。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跨国公司品牌之间的竞争,有了独一无二的品牌才能拥有市场利润,才能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品牌的塑造和建设显得分外重要。新媒体的出现给银行品牌传播带来了新的希望,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形象塑造,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我国银行品牌在新媒体传播方面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对银行品牌新媒体传播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中国银行业50强作为研究样本,对其在新媒体四大平台——官网、微博、微信、百度贴吧的各项数据进行了统计,通过对各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我国银行品牌在新媒体传播的整体现状如下:在官方网站方面,银行品牌PC端官方网站建设较为完善,一级域名的比例较高,网页搜索优化整体情况比较良好,但在网页收录量方面则差异巨大。在微博平台,有近半银行品牌尚未开通官微,并且覆盖率和活跃度不足,更新频率和互动情况都呈现出消极运作的态度。在微信平台,银行品牌的微信公众号主要是以服务号为主,在推送情况上较为规律,但内容推送形式不够丰富,整体来看,服务号的传播效果要优于订阅号。在百度贴吧方面,银行贴吧的注册开通率较高,但运作整体欠缺管理,各银行贴吧之间关注度和发帖量差异巨大,并且互动情况惨淡。  通过进一步对数据解读和现状分析发现,我国银行品牌在新媒体传播方面还存在品牌观念落后、资源整合不足、内容建设缺乏规划以及管理制度欠缺等问题。为解决银行品牌新媒体传播存在的问题,银行品牌应当首先明确传播定位,顺应时代潮流,从认知上接受新媒体,使用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综合利用各个平台的资源实行协调发展,并加强在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建设和形式创新以促进信息的有效接收。此外,新媒体人才队伍的培养也必不可少,通过专业的团队对品牌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可以使银行品牌新媒体传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促进银行品牌的树立。
其他文献
<正> 施工中常常遇到变形缝从建筑物室内楼板中通过。设计单位往往不进行节点构造设计或设计交待不清,给此节点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此节点如处理不好,极易出现渗、漏水。我
“真人秀”节目创始于20世纪90年代,受到观众的欢迎,并逐渐在全世界流行。关于真人秀节目的定义各家各派都有不同的看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认为:电视节目中的真人秀,是参与者要在规定的情景中,为了某一个目的,按规则所进行的竞赛活动。  陈芝认为真人秀中的“真”即真实性,“人”即人物,要有个性,“秀”就是指艺术加工。周雪涛、杜晓琳认为真人秀节目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电视娱乐节目,是假定情境中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