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法律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法学学科,它是美学与法学相互交叉而产生的。法律美学主要是利用美学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法,追求法律在真、善、美三方面的统一,追求法律与社会生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法学学科,它是美学与法学相互交叉而产生的。法律美学主要是利用美学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法,追求法律在真、善、美三方面的统一,追求法律与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和谐。法律科学通常研究“法律之真”、“法律之善”,而忽略对“法律之美”的研究。法律美学正是对法律之美等问题进行集中的研究与探讨。在大部分人看来,法律是理性的。法律总是给人一种严肃、严谨的印象,很难与“美”联系在一起。实际上,虽然法律偏重理性思考,却也包含着对美的追求,法律是人类为了创造美好生活而运用的一种手段。法律与人们追求的美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法之美”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法律的美通过具体的法律规定、法律制度体现出来,关系到法治社会中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作者试图从法律美学的角度理解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使人们在刑事证据制度的运用实践中,树立一种审美立场,借以推动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本文将围绕刑事证据制度与法美学之间的联系,以刑事证据制度既要体现求真、求善的一般要求,又要体现求美的最高要求,指出刑事证据制度可以成为法美学的研究对象,具备审美条件。刑事证据制度与其它法律制度一样,还具备一定的美学性质,不仅是人类审美意识的一种体现,也是人类审美意识的载体,并且遵循着法美学的规律,体现出人类的审美追求。同时,刑事证据制度所追求的法美学目标不仅有内在内容之美,也有外在形式之美,法美学对法律制度之美的追求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作者还从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的起源、规范、程序等具体方面阐述其是如何发生审美观念的变迁的。文章最后一部分作者结合2012年3月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刑事证据方面的修改部分,分析我国刑事证据制度之美的完善。
其他文献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于80年代引入我国且得到快速发展。该模式培养的本科层次人才有别于传统本
【正】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不论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政府都普遍重视利用财政手段调控宏观经济,并十分重视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责权关系和财政关系。他们
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主要期刊发表的有关微课开发和应用的研究现状,对其典型特征做出归纳。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媒体,必然有其特定的符号特征。只有把握这些教育传播学方面的要
<正> 一、引言1978年9月,我国作为正式成员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于1979年4月派代表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18届年
“乐器”,是“器乐”的发声媒体,也是器乐赖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和实现艺术共享的工具。乐器的诞生发展,既能成为音乐历史沿革演进的具体标志,又能成为影响并推进音乐向前发展的
笔者经历了十几年的面点课教学,有了面点教学的一些经验和体会。面点教学必须在继承饮食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收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保持面点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密切联
珠绣作为中国传统绣种分支之一,是一种用针线将珍珠、亮片、水晶等装饰元素穿引在纺织面料上形成特定图样花纹的工艺,珠绣技艺改变了常规刺绣单一、平面的艺术形式,以综合、立体化的创新手法实现了对服装面料空间维度上的突破,从而在服饰设计中呈现出兼具装饰性、功能性与传承性的艺术魅力。但当前我国珠绣技艺在定制服饰中的应用现状主要集中在婚纱礼服、高级定制时装等高规格的服装品类中,其研究内容仅局限在珠绣的装饰层面,
通过对张家口市水资源总量、开发利用现状、变化趋势、采取的保护措施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深入分析,为水资源管理部门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在阐述政治信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现状,分析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危机的原因,并从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改革教育体制、开展政治信仰教育等几
在新媒体的挑战面前,众多传统媒体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和转型发展的紧迫,其中,一些媒体通过不断努力,探索出一条新路,并构建出新的媒体生态。本文通过中外一些成功实例,提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