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典型农区不同尺度景观异质性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e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度的农业开发导致农业景观中自然与半自然生境不断减少,这使得许多的非农生物失去它们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及庇护场所,导致了农田系统内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加之集约化管理程度的随之增加,进一步导致农业景观异质性的降低。而农业景观异质性的高低对于维持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农业景观中自然及半自然生境不仅为生物提供庇护场所、物种源、越冬场所及食物来源等,而且在维持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方面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农业景观中自然与半自然生境的建设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黄河下游典型农区封丘县为研究对象,对该研究区不同尺度景观异质性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样地尺度,基于31个调查样地不同半径缓冲区(25 m、50 m、100 m、150 m、200 m、250 m)的最优景观指数蔓延度指数(CONTAJ),将样地划分为不同景观异质性水平:景观异质性较高的样地、景观异质性中等的样地和景观异质性较低的样地;在生境尺度,基于区内主要为农田、林地主要异质性类型,在各样地分别选取这两种生境调查土壤动物;田间尺度上,分别于2014年的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和2015年的春季在每种生境中心和边缘用环刀(100 mL)取土后通过Tullgren法分离获取中小型土壤动物。对不同生境与田间尺度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分布及其季节和年际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探讨研究区样地、生境和田间不同尺度景观异质性对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最后利用CANOCO4.5中典范对应分析(CCA)探究生境尺度不同环境因子(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植被丰富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酸碱度,速效磷,土壤有机质,总氮,活性炭)对土壤动物类群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1)通过四个季节调查共采集土壤动物10951只,分属57个类群。其中甲螨亚目(Oribatida)、辐螨亚目(Actinedida)、隐翅甲科(Staphilinidae)和花蝽科(Anthocoridae)为优势类群,常见类群为长角榠科(Entomobryidae)、等节榠科(Isotomidae)、榠虫科(Poduridae)、蚁科(Formicidae)、双翅目幼虫(Diptera larvae)、葬甲科(silphidae)、苔甲科(scydmaenidae)、露尾甲科(nitidulidae)、拟花蚤科(scraptidae)、鞘翅目幼虫(coleopteralarvae)和叶蝉科(cicadellidae)。田间尺度土壤动物个体数、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表现为农田边缘>农田中心>林地边缘>林地中心。其中,农田边缘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林地中心(p<0.05),其他多样性指数在农田中心、农田边缘、林地中心及林地边缘间无显著差异(p>0.05)。(2)研究区内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的总个体数与总类群数的季节变化趋势大抵相同: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而对于生物多样性来说,在不同季节中,在春季中,除农田中心的土壤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林地中心与林地边缘外(p<0.05),其他多样性指数在林地中心及边缘和农田中心及边缘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夏季、秋季这两个季节中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在林地中心及边缘和农田中心及边缘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冬季来说,林地边缘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农田中心(p<0.05),其他多样性指数在农田中心、农田边缘、林地中心和林地边缘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同一生境不同季节来说,农田中心、农田边缘、林地中心和林地边缘的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分别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对于农田中心和农田边缘来说,土壤动物个体数、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而对于林地中心来说,个体数、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表现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对于林地边缘来说,个体数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而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指数表现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对于农田中心、农田边缘、林地中心和林地边缘的个体数、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指数在不同年际间进行方差分析发现,除林地中心和林地边缘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指数在2015年春季显著高于2014年春季(p<0.05),其他指数在年际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该研究区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以及地表植被的高度和盖度和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发现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随着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以及地表植被的高度和盖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3)样地、生境、田间3个尺度中,虽然样地尺度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25 m的尺度范围景观异质性指数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影响是具有意义的。而生境尺度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最为显著。在生境尺度上,对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10个环境因子进行综合典范对应分析(CCA)发现,土壤动物群落的分布与地表植被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在生境尺度上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受土壤特征和植物结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土壤含水量、植被盖度和植物高度以及pH、土壤总氮和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发生变化的因素。
其他文献
半夏是我国中药宝库中的大宗药材,为解决供需矛盾和保护野生资源,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半夏野生变家种及其栽培技术研究。半夏软腐病是由胡萝卜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
杂交与渐渗在物种和群体进化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物种形成方面,杂交与渐渗促进原有遗传隔离的打破;异源多倍体和重组新物种的形成;物种的传播和定居。在群体适应性进化方面,杂交与渐渗可能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导致遗传多样性的增加与维持;种间杂交和基因流也可能导致遗传同化、湮灭和选择性剔除现象;促使群体适应性进化的产生和转移。自然条件下,杂交的发生受到生殖隔离机制的影响,分为受精前或受精后隔离两种类型
经过科学家们不懈的努力,太阳能电池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质量轻、易于大面积制备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因此,本文主要设计合成一系列具有窄带隙、强吸收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小分子活性层材料。主要开展以下两部分工作:1.基于以引达省(IDT)衍生物为给体单元,2-(3-己基-4-氧代噻唑烷-2-亚基)丙二腈为受体单元,通过引入不同数量的烷基噻吩桥,调节小分子材料的能级、共平面性、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