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洋中脊是地球上火山活动最为频繁、岩浆大规模上涌伴随大量地震活动的巨型活动构造带,是海底热液活动的主要发生地,是认识地球内部动力状态、深部构造、岩浆起源与演化等重大地学问题的突破口。西南印度洋中脊作为典型的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在深部构造、岩浆活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有待研究的特点。通过对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的天然地震的观测和定位研究,可以弥补该区三维人工地震结构研究的深度局限性,揭示洋中脊热液区下方深部构造和热液循环情况。 我国“大洋一号”于2010年和2014年-2015年分别对西南印度洋热液区进行了科学考察,2010年大洋21航次对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进行了三维人工地震实验。2014年-2015年大洋34航次对该区进行了天然地震台阵观测实验。此次实验使用了2010年三维人工地震实验的20台海底地震仪(OBS)人工地震观测数据中记录到的天然地震数据和2014-2015年实验的4台OBS的天然地震观测数据,进行OBS数据的天然地震定位研究。 对于2010年OBS数据,我们对其记录到的两个Mb4.4级地震用HYPOSAT软件进行重定位实验,实验在陆上台站的地震数据基础上加上OBS数据,运用当地速度结构模型进行定位。对于2014-2015年数据,因为数据量大,有100多天的数据,所记录到的天然地震多,平均一天大约有200多个地震,因此我们使用更适用于批量地震定位的MSDP软件,对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定位。目前只对2014-2015年数据进行了一个初步处理和统计工作,对2014.12.15这一天的数据进行了定位尝试。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1.在海震定位中,近距离OBS数据的加入十分重要,可以大大提高定位的精度。这也是我们要在2014-2015年在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投放OBS进行专门的地震观测的原因。 2.由于洋壳和陆壳结构的巨大差异,在进行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地震定位时,使用当地洋壳速度模型而非全球速度模型对于定位结果的准确性来说有非常重大意义。本文的洋壳速度模型正是2010三维人工地震结构实验的结果,因此,将三维人工地震结构实验和天然地震定位实验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反映西南印度洋热液区地下深部构造。 3.对2014-2015年数据初步处理来看,数据质量良好,100余天的数据每天记录到的地震有200多个,大量地震只有一台OBS记录到。 4.用HYPOSAT对2014-2015数据4台OBS均记录到的地震进行定位,因为OBS台数只有4台,因此,仅用初至P波,定位结果误差较大,需要后续S震相的识别和加入。用MSDP的LocSAT程序进行定位,显示定位所需的震相不如HYPOSAT那么多,就达到良好的定位结果。 5.MSDP软件方便快捷,定位效果好,是未来批量处理2014-2015年OBS数据较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