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是全方位、综合性的朝阳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点,对文化交流、生态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级政府纷纷将发展旅游业作为繁荣地方经济,带动地方产业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来扶持旅游产业发展。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地的空间结构是决定旅游地功能和综合竞争实力高低的关键一环,优化旅游地空间结构也就成为各地提高旅游竞争力,引导旅游有序发展,实现旅游业腾飞的重要手段。对旅游地空间结构的研究也已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应用不同理论对旅游地空间结构的演化、构建和优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学术成果颇为丰富。本文借用系统论的理论方法,阐述旅游地空间结构的核心、关联和协调要素系统,构建系统整合模型,以期为分析县域旅游地空间结构提供崭新视角。海门市是长三角地区新兴旅游地,具有滨江靠海的优越自然条件和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但该地旅游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旅游地发展可塑性较强。依据海门现状,分析旅游地空间结构的核心、关联和协调要素系统,从而构建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型,能够有效引导旅游地未来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海门旅游开发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有序化的发展之路。本文共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等内容。第二部分界定了相关概念,说明了所涉及到的理论,并对县域旅游地空间结构要素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三部分以海门市为案例地,具体分析了海门市旅游地空间结构三大要素子系统及空间结构现状。第四部分提出了海门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优化思路、优化模式、优化方案、和要素系统整合模型的契合关系,以及优化方案得以良性运行的保证措施。第五部分为对全文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