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智慧课堂应运而生。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了各地区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步伐,智慧课堂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智慧课堂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智能移动终端、互联网及云平台等技术设备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传统教学中长期存在并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智慧课堂应运而生。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了各地区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步伐,智慧课堂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智慧课堂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智能移动终端、互联网及云平台等技术设备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传统教学中长期存在并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近年来,许多学校关于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邓州市思源实验学校也不例外。基于该校初中历史智慧课堂的现状调查,总结出智慧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如课堂反馈及时、资源推送便捷、交流互动立体化及学习方式多样化等。但智慧课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对智慧课堂的管理流于形式、教师未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智慧课堂难以实现常规教学和智慧课堂的纪律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对智慧课堂的科学化管理、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效的历史智慧课堂等优化策略,试图使智慧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完善。在这一系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课《戊戌变法》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希望能为使用智慧课堂进行历史教学的教师们提供一些帮助。智慧课堂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教师应重视提升信息素养,积极参加智慧课堂培训与赛课,正确看待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关系,结合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优势组织教学,使历史教学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其他文献
<正>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大力推动下,教师自觉提升个人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以及效益意识,努力推动化学探究实验走向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这样,教师就为初中生的主体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创设一个科学化的成长环境,引导初中生参与教学活动、释放生命活力、展示主观能动,真正成为认知主人。因此,教师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化学探究实验为活动平台,以初中生的主体参与为实现路径,自觉借助创新性教学活动科学培养初中
叶酸是目前最重要的膳食补充剂之一,被认为具有多种重要的保健作用。由于叶酸在机体发育和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而得到应用。本文就叶酸的价值展开讨论,目的在于为大众提供有关叶酸补充的更加客观真实的建议。
本文以享乐体验与幸福体验作为分析框架,选取李子柒的短视频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微博平台和You Tube平台上的视频评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关作品引发了国内外受众的正面情感倾向,唤醒了享乐感体验和幸福感体验;受众在感到愉悦、轻松的同时,产生了大量赞美、欣赏、祝福等更复杂的情绪。同时,国内观众围绕李子柒发展出偶像式崇拜和文化自豪感,国外观众则更在意视频中体现的亲情关系与田园生活。据此,本文认为:首先,
当前,移动设备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众多基于位置的网络服务在包括室内导航、智能家庭、安全监控、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于是室内定位技术成为了现代科技生活的根基之一。与室外定位不同,复杂多变的室内环境所引发的信号衰减和多径效应为室内定位技术的实际应用带来了许多困难。由于应用环境的不同,室内定位技术需要满足成本低、覆盖面广、易于使用、精度高等各种要求。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本文
<正>2012年以来,学前教育快速普及与发展,大量新教师进入到幼儿园。以涪陵区为例,现有幼儿园212所,2012年以来新增幼儿园95所,占比44.8%;2021年涪陵区新入职幼儿教师487名,占全区幼儿教师总数的31.7%。如何在短期内帮助新教师熟悉工作内容,适应并胜任工作岗位,帮助新建园尽快组建一批有质量的新教师队伍,
社会信任是社会发展的粘合剂,在构建社会信任的过程中,媒介起到了关键作用。而科层制社会向分布式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新媒体出现后社会治理的管理规则体系和制度思想并未得到相应的更新,导致今天被损耗的社会信任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文将媒介与社会信任形成的问题具象化为在当前社会背景中价值媒介、平台媒介和用户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实现。基于可供性这一概念,梳理了可供性的概念流变与发展,以想象可供性的视角切入,通
<正>教高[2019]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必须深化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