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普及、筛查手段和技术的提高及女性健康意识的增强,早期宫颈癌的的检出率不断上升,手术联合放化疗的治疗方案也能取得良好疗效,然而由此所致的不良反应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质量,且新辅助化疗及放疗对于晚期宫颈癌、耐药及复发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入手来探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寻找并攻克治疗宫颈癌的新靶点意义重大。近来宫颈癌干细胞的研究备受关注,而利用侧群(Side population,SP)表型可以从各种组织分离出干细胞,因此,标记物的研究是干细胞研究的前提,既往研究发现ALDH1、ABCG2、P63、CD44等可能成为宫颈癌干细胞的标志物,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乙醛脱氢酶的一种亚型,主要位于细胞质,能够催化乙醛氧化为乙酸,在正常细胞如人类造血及神经干细胞中均有表达,同时也表达于肿瘤干细胞,参与细胞内多种分子的代谢和干细胞的分化。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ATP-binding cassettetransporter super family G2,ABCG2):属于ABC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是一种多药耐药蛋白,具有ATP依赖性药物外排功能,有保护干细胞免受杀伤的作用。ALDH1和ABCG2能否成为宫颈鳞癌干细胞的标记物仍需要进一步证实,ALDH1和ABCG2是否同时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及二者之间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目前为止尚未有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宫颈鳞癌、52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7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石蜡组织中ALDH1和ABCG2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二者在宫颈癌中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探索ALDH1和ABCG2成为宫颈鳞癌干细胞标记物的可能性,为宫颈癌干细胞的研究及宫颈癌靶向治疗提供线索及实验基础。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行宫颈活检术、宫颈锥切术、子宫全切术或宫颈癌根治术并经病理证实为宫颈鳞癌、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患者各76例、52例,选取同期因“子宫肌瘤”于本院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证实宫颈为慢性宫颈炎的患者37列作为对照,其中宫颈鳞癌患者年龄为37~64岁,平均年龄52岁;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的临床分期标准,其中Ⅰ期51例,Ⅱ期25例。按照宫颈癌WHO分化程度,G1、G2(高、中分化)42例,G3(低分化)级34例。所有患者病历资料均完整,取标本前患者均未接受过放疗、化疗或生物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石蜡组织切片中ALDH1和ABCG2的表达情况。每次染色均同步设阴性对照,用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性作为阴性对照。结果1.ALDH1和ABCG2在慢性宫颈炎、HSIL、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2/37)和8.11%(3/37),23.08%(12/52)和28.85%(15/52),53.95%(41/76)和61.84%(47/76),两者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HSIL组织、慢性宫颈炎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LDH1在宫颈鳞癌中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ABCG2在宫颈鳞癌中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宫颈鳞癌组织中ALDH1和ABCG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35,P<0.05)。结论1.ALDH1和ABCG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升高,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二者可能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2.ALDH1和ABCG2在宫颈鳞癌中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可能与宫颈鳞癌的转移密切相关。3.宫颈鳞癌组织中ALDH1和ABCG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二者可能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中发挥着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