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用控制双亲的混合选择法改良MW964在四川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经过4轮混合选择后群体的播种至抽丝日数、播种至散粉日数和雌雄间隔(ASI)有显著的选择增益:群体平均每轮提早抽丝0.71天,提早散粉0.53天,ASI平均每轮缩短0.17天。而株高、雄穗主轴长度、秃尖、穗粗、行粒数、穗重、单株产量和群体产量也有显著的相关响应,其中株高平均每轮降低3.5cm,且多数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随着选择的进行有所下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控制双亲的混合选择法改良MW964在四川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经过4轮混合选择后群体的播种至抽丝日数、播种至散粉日数和雌雄间隔(ASI)有显著的选择增益:群体平均每轮提早抽丝0.71天,提早散粉0.53天,ASI平均每轮缩短0.17天。而株高、雄穗主轴长度、秃尖、穗粗、行粒数、穗重、单株产量和群体产量也有显著的相关响应,其中株高平均每轮降低3.5cm,且多数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随着选择的进行有所下降. 同时将C_0、C_1、C_2和C_3测交种群体与对照种作比较,结果表明:
其他文献
分布于我国华北寒旱区的冀西北坝上,气候寒旱、昼夜温差大,土壤瘠薄、风蚀严重,作物生长季短、产量低。面对干旱贫瘠、风蚀退化的农田土壤背景,于2013-2014年在河北农业大学张北实验站,依托华北寒旱区定位11年的免耕、深松、翻耕田间试验基础,通过辅助设置10年免耕、松耕后的翻耕处理,监测了栗钙土与草甸栗钙土2种土壤类型,不同耕作方式下燕麦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量和土壤呼吸速率并深度分析三者之间
本研究用RAPD分析技术对河北省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90份材料,进行了分析;并用生物数学方法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初步对河北省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水平的评价。旨在用RAPD指纹图谱对大豆种质进行鉴定,在了解河北省大豆品种的群体遗传关系基础上,提出大豆的种下划分系统方法,并尝试河北省大豆核心种质的构建。主要结果如下: 1.探索出一种用大豆子种子提取DNA的方法,用于种子直接提取DNA不仅能节约
试验选用6个不同HMW-GS组成类型的春小麦为材料,研究N_(128)水平和N_(60)水平下不同硫肥处理对春小麦蛋白质积累及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氮水平条件下,施用S肥不影响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籽粒蛋白质积累规律,但影响积累速度和最终积累量。高氮条件下施硫可以增加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尤其是可明显提高高蛋白优质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但硫施用量不宜过高。氮的供应水平是硫能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株高、叶面积大小、干物质积累、叶片细胞膜活性氧代谢、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光合作用系统、UV-B吸收物质、多胺和内源激素等角度,研究了三个不同类型水稻汕优63、南川和新株型稻对UV-B辐射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其适应机制。结果表明:UV-B辐射胁迫下水稻活性氧清除系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减...
For the nearly exponential type of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 (neFNNs), it is revealed the essential order of their approximation. It is proven that for any co
在形态特征和同工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RAPD和ISSR分析30份果蔗种质的遗传背景,筛选出几个扩增条带清晰、多态程度较高、稳定可靠的引物(其中RAPD引物SS和ISSR引物WW可一次性
为了探索花药培养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提纯和改良上的可行性,为花培育种技术在两系杂交稻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花培后代的花粉育性、农艺性状的遗传表现,花培后代的配合力、亲和力、杂交配组产量,以及杂交F_2代性状的变异表现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 1、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花培后代与其对照亲本在育性上存在差异性和相对稳定性:同一基因型材料不同花培后代株系的花粉育性表现不同,但不
发酵是烟叶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发酵机理有氧化作用、酶作用和微生物作用三大作用机理。随着技术发展和研究深入,发现微生物(尤其是细菌)在烟叶发酵中起着重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s)在调控植物应答和抵御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生长发育及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核因子Y(Nuclear Factor Y,NF-Y)是一类典型的通过与真核生物启动子区的CCAAT-box相结合从而对下游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的转录因子。本项研究以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富集干旱胁迫的小麦根系c DNA差减文库中获得的NF-Y型转录因子Ta NF-Y
调控基因表达的化学诱导系统在基因功能鉴定及植物生物工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后,感染部位产生过敏性坏死反应,在其它部位产生系统获得性抗性并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