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现行竞技体育培养运动人才模式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竞技体育学校化运动人才培养模式。竞技体育学校化模式是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的、学校竞技体育为主体的运动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把我国现有的举国训练体制逐渐转化为学校课余训练,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条龙的训练体系,中学作为培养奥运冠军的基地,高校则是大部分运动员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必由之路,由此形成强大的人才培养体系。使竞技体育走向良性循环,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相互促进,使我国成为真正的体育大国,使运动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二是在学校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由普通学校进入竞技体校再进入体育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它是第一种方式的有益补充,培养的是全面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三是在学校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具有运动天赋的、致力于职业体育的运动人才由学校进入职业俱乐部的培养方式,它是前两者的补充也可以是它们的归宿,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职业体育人才。对竞技体育学校化运动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对竞技体育学校化模式的构建思路、构建的时代背景、构建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践分析、对比分析与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诸多因素进行剖析,并对现行竞技体育培养运动人才模式与竞技体育学校化运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改革现行的竞技体育培养运动人才的模式已是大势所趋。2.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各种社会因素及国家政策为竞技体育学校化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3.竞技体育学校化模式解决了运动员综合素质提高、后继生存等问题;把运动员的培养融入了教育,减轻国家沉重的负担;把竞技体育建立在广泛的群众体育和蓬勃的学校体育上,使竞技体育形成了一个绿色、生态的体系。4.竞技体育学校化模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培养体系定位在使大多数运动训练者成才的根本利益上,确保人才成长的教育环境和训练环境,整合教体两部门资源,遵循综合、协同、和谐、多样化原则,构建真正意义的竞教结合。促进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相互交融与协调发展。5.竞技体育学校化模式构建的具体内容包括: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设计;三条捆绑式路径的训练体制设计;纵向分级赛、俱乐部联赛、高校竞技体育联盟联赛以及亚运奥运选拔赛竞赛体制设计。6.竞技体育学校化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