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伦佐·瓦拉是十五世纪意大利的一位极为活跃、也极具战斗色彩的人文主义学者,其伦理学代表作《论快乐》亦是一部复杂的、具有先锋色彩的作品。该作品集作者在伦理哲学、语文学、修辞学、逻辑学和基督教神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于一体,就"人生至善"这一主题进行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探讨,充分展现了十五世纪意大利社会的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内涵。在意大利、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学界,对瓦拉的研究有着悠久的传统和深厚的积淀,这充分说明瓦拉的人文主义思想在欧洲文艺复兴史上所占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然而,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重点多半集中于瓦拉在语言学和历史学领域中取得的成就,相较而言,瓦拉作为伦理思想家的身份至今未能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其作品《论快乐》仅是少数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在我国,对瓦拉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学者对于瓦拉的认知,大多亦是基于对其宗教檄文《<君士坦丁赠礼>辨伪》的了解,即使偶有作品提及《论快乐》,也仅限于将该作品描述为一部"宣扬伊壁鸠鲁享乐主义思想"之作,未能以深入、具体的方式阐释该作品如何以语文学、修辞学和辩证逻辑学研究为手段,从理论层面上构建起一种将"人"、"上帝"和"自然"兼容并包的全新伦理体系。因此,本研究课题将以《论快乐》的原文文本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在收集、整理、翻译、归纳第一手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对瓦拉的人文主义伦理和宗教思想展开分析和挖掘,以期填补国内学界在该领域的空白,为国内同行的进一步研究做好基础性工作,提供便利。本着"小切口、深挖掘"的原则,该项研究以《论快乐》及其伦理思想为具体研究对象,首先对文本进行译介,进而通过瓦拉本人最为看重的"文本分析法",挖掘其中所阐释的"快乐"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历史语境分析法"将瓦拉的人文主义思想还原至十五世纪意大利的社会环境中去,探寻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学术思潮对瓦拉人文主义思想造成的影响;同时以"文本对比考据法"为手段,尝试追溯瓦拉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源头。最后,通过对瓦拉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性进行反思,总结提炼该项研究对于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论文的正文部分由五章组成,分别为:《论快乐》之概况要略、《论快乐》之人文主义思想透视、《论快乐》之对话人物探索、《论快乐》之论述策略解析、《论快乐》之历史影响探微。附录部分包括:《论快乐》中译稿、中文-拉丁文伦理学关键词汇对照表、中文-拉丁文专名对照表、洛伦佐·瓦拉生平年表和洛伦佐·瓦拉主要学术作品中文-拉丁文名录。与该领域先前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相比,本项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基础、方法、角度和结论四个方面。就基础而言,本项研究不仅将《论快乐》由原文直接译介成中文,还在译文中添加了逾两万字的译者注释,对引文的出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分类和统计,使得后续的研究能够针对《论快乐》中的引文内容和被引述作品中的初始表达进行对比考据,从而探寻瓦拉思想形成的来源。就方法而言,本项研究综合采用了"文本分析法"、"历史语境分析法"、"文本对比考据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字本身提炼出《论快乐》的核心观点,并将其还原回作者所处的历史年代,从社会的维度"横向"对比瓦拉与其他人文主义学者的观点异同,从历史的维度"纵向"追溯瓦拉对古代先哲智慧结晶的继承和批判以及他对后世产生的历史影响,从人生经历和作品修改的维度对瓦拉伦理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过程进行"切入式"深度解析。就角度而言,本项研究以《论快乐》的伦理观念为切入点,同时拓展至瓦拉在修辞学、语文学、语言学、逻辑学、历史学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尝试从上述不同学科的视角出发,综合分析瓦拉"为何"以及"如何"构建一种不同前人的伦理价值体系。就结论而言,本项研究充分肯定了瓦拉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价值,也就其局限性进行了反思,有助于当代学者更为清晰、透彻地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对近现代西方世界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所起到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