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作为21世纪人力资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国家的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文明进步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而女性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在就业领域的参与程度透视其经济权力和社会地位的高低,不仅能够提高其自身素质,更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虽然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就业市场从2000年开始一度陷入低迷状态,大学生就业难现状不断加剧。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的不匹配、企业就业歧视和女大学自身的原因,尤其是政府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和解决,政策数量缺乏和执行力不足,种种原因导致女大学生当前的就业困境。因此,解决我国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能够更好地彰显政府责任意识,促进其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重点解读政府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政策措施,分析现有政策利弊,提出改进意见和对策,以期对政府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使本文的研究数据真实可靠,特选取了人数众多、专业面广的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三所重点院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针对部分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就业现状、就业取向、就业准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同时对于就业政策层面也做了一定了解。调查发现,女大学生就业现状整体呈现中等偏下趋势,三所高校的总体就业率不足一半,女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前景态度悲观,对理想就业状态期望过高,自身综合素质不足,对国家政策不了解,同时,政府政策制定不够全面,政策执行力度不足,政策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也在问卷中有所体现。笔者通过充分分析女大学生就业现状,运用就业歧视理论、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等,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传统观念来看,“男尊女卑”性别文化的存在,“重男轻女”“三从四德”传统的影响,国家在政策制定、执行和修改等多方面都受制于这种男女性别差异文化。而从高校的来看,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一致,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不足。从政府政策的角度来看,在女大学生就业政策数量欠缺,政策宣传力度不到位,政策执行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在宏观导向上没有给女大学生合理的政策保障。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招聘女大学生成本高,显性歧视和隐性歧视存在于企业招聘中。再加之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制度体系不完善,女大学生自身没有也对就业形势有正确的认识,这些都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加剧。因此,要想解决我国女大学生就业,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借鉴欧盟、日本、美国、印度等国在解决女性就业问题上的先进经验,如欧盟、日本在法律上颁布的《平等工资》和就业法案以及独特的生育保障制度,瑞典的“父母津贴”政策和“完善的儿童日托体系”政策,英国和加拿大健全的社会组织等,通过这些经验来指导我国的女大学生就业工作。首先要完善我国法律法规体系,在女性就业立法体系上加大力度,并增强法律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在法律层面给女大学生最基本的保障。其次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高校与社会人才供需匹配体系,了解女大学生就业意愿和企业的专业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第三,完善我国法律法规体系,在立法、执法和监督方面给予女大学生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第四,政府应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增加政策数量,对现有政策进行完善和补充,强化妇联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在政府层面给予女大学生足够的保护和支持。第五,女大学生应从自身出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校期间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好就业相关准备,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历史到现实的诸多原因造成了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要想真正解决问题,离不开政府、司法、社会、’企业和女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本文立足于对大连市女三所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实地调查,详细阐述了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以期对政府、学校及社会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