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读图时代”的来临,新兴媒介的强势冲击使文学陷入被消解的困境,视觉化的感官享受替代了单一的文字阅读,中国逐渐进入到一个“泛化”的文学时代。商品化、市场化、娱乐化逐渐成为以消费为导向的新媒介时代的主要特征。在新的媒介时代,文学的危机和新生并存。本论文试图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在新兴媒介更迭出现的大众文化场中向“外”转向的必然趋势,以及形成这种转向的复杂根源,并在其发展流变过程中寻找新媒介时代中国当代文学的全新构架及其突破性意义。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以传播学角度为切入点,对“文学的传播学转向”作了概念界定,并试图阐述文学传播媒介与方式的转变给文学带来的功能及观念的变革。第一章论述新世纪文学领域内的两个重要转向及其意义。即文学在大众与精英的对弈中实现了由“严肃”到“媚俗”的转变,以及文学传播载体由纸质到电子媒介的突破性转变。第二章论述了文学传播学转向的内外因。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的文学叙事的转型带来了文学自身寻求突破的内在需求,以及传统文学媒介和文学外部环境的转变为当代文学在危机中寻求新生拉开了序幕。第三章论述了新媒介时代文学的危机,即文学的“媒介性”特征。由人文精神的衰落以及文学消亡话题引发了被“大众”消解的纯文学的现实处境探讨,并着重从影视及网络媒介两方面分别阐述了其二者在对当代文学的传播过程中所实现的嬗变及其自身的存在价值。结语部分在对传统文学困境和危机的正视中,探求新生力量的媒介特征,并试图从对当代文学危机的论述误区中展望新媒介时代文学的新生及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