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式溢洪道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阶式溢洪道是结合RCC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消能率的溢洪道新形式。由于台阶式溢洪道的特殊体型和显著的消能效率,目前已在中小型工程上大量采用,并开始逐步运用于高水头水工建筑物。然而,目前台阶式溢洪道水力特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无详细的系统性成果。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台阶式溢洪道的水流流态、压强、水面线、流速、沿程水头损失、掺气和消能效果。这些研究对于台阶式溢洪道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表明台阶式溢洪道的水流流态可以分为跌落流和滑行流两种流态。当来流量较小,临界水深小于台阶步高时,溢洪道上出现跌落流流态;来流量增大,临界水深大于台阶步高时为滑行流流态。 2:研究了台阶式溢洪道的时均压强和脉动压强特性。试验表明,台阶水平断面时均压强从凹角向凸角先降低,然后逐渐增大。当坡度较小时,最小值出现在距凹角约为(0.3~0.4)倍步长处,最大值出现在距凹角约为(0.7~0.9)倍步长处,凸角处压强有所减小;当坡度较大时,最小值出现在距凹角约为0.5倍步长处,最大值出现在凸角附近,且凸角压强没有明显降低。时均压强沿程分布呈波浪式发展,即在台阶上交替出现最大值和最小值。台阶铅直断面凹角时均压强最大,约在0.5倍步高开始出现负压值,在(0.5~1)倍步高范围内形成负压区,凸角下缘出现最大时均压强负压值。对脉动压强的研究结果表明,台阶内的脉动压强从凹角向凸角逐渐增大,脉动压强强度沿程亦呈波浪式发展,即在相邻台阶上交替出现波峰和波谷。 3:研究了台阶式溢洪道的水面线和流速分布。提出了水面线的计算方法,研究了流速系数的沿程变化规律并提出了流速系数计算公式。通过对水面线和流速分布的研究,提出了台阶式溢洪道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 4:研究了台阶式溢洪道上的掺气规律。提出了台阶式溢洪道断面掺气的分区方法,即底部掺气区、楔形清水区、水中气泡区(悬移区)、空中水滴区(跃移区)。提出了台阶式溢洪道初始掺气点的计算方法,研究了断面掺气浓度分布、沿程掺气浓度分布,计算了断面平均掺气浓度和含水率。 5:研究了台阶式溢洪道的消能效果。分析了台阶式溢洪道消能率的沿程变化规律,提出了坝下消能量的计算方法。
其他文献
  采用热传导传感器实时监测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边坡基质吸力的变化,并对其破坏过程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土边坡因干缩产生的裂缝为雨水入渗提供通道,裂缝区土体迅
会议
  利用CT技术对混凝土细观破裂过程进行实时扫描观测,获得了试件在静力、动力拉伸荷载条件下裂纹的萌生、扩展、贯通的全过程CT图像。通过对兴趣区整体区域CT数均值以及小统
天津市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受气候影响,降水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汛期过后来水又很小。以往“入海为安”的防洪思想造成
自古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就与河流密切相关,河流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多种必须的基本资源。河流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伴随着不断的洪涝灾害。自古以来,人类从未间断对河流的
  对不同节理倾角、不同节理连通率的预制节理圆柱形岩体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强度、变形特性及破坏模式与节理构造形态密切相关;在不同节理连通率下,不同角
会议
本文介绍了利用全项指标均在Ⅱ级灰范围内粉煤灰、S95矿渣及高效减水剂,配制大流动度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结果及分析。本试验选取0.40、0.35、0.30三个水胶比,30%、50%、7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水闸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因此水闸设计也是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最常遇见的设计任务之一。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水闸自动设计系统的开发研
利用显微摄像可视化跟踪技术、数字图形的计算机实时处理技术,开展室内小尺寸堤基管涌物理模型的细观试验研究。从细观角度研究堤基管涌发展过程中的渗流过程、水头、管涌通
会议
  试验规程规范对渗透试验的超粒径缩尺方法没有明确规定,这问题将困扰试验人员,探讨渗透试验超粒径缩尺方法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了粗粒料不同缩尺方法对渗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