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强、就业面广等特点,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状况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大影响。中国经济要发展,汽车产业不仅不能拖后腿,而且要先行发展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汽车业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规模小且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品牌薄弱等,这些都严重影响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企业为克服这些问题并寻求发展,一直在实践中摸索,发现重组是一条快捷的发展之路,这也与世界汽车业发展路径相吻合。
为发展自主品牌,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我国汽车业自2000年以来逐步开始进行重组活动,政府部门自2009年以来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汽车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活动。2013年1月,工信部、发改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整车企业兼并重组。汽车业兼并重组已进行了十多年,但跨区域重组进程缓慢,并且重组的效果不甚理想,存在许多重组后管理或文化整合失败的案例,甚至重组后双方被拖垮的实例,此外,重组活动不够彻底,产业链上的重组较少。为使汽车业进入快速有效的重组之路,有必要对汽车业重组的动因和现状进行分析。
文章采用了规范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我国汽车企业的重组活动。本文根据企业重组的相关理论,着眼于我国汽车企业重组的动因、现状和对策,研究了我国汽车企业重组的相关问题。
文章主要内容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文章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重组的文献,展示了文章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企业重组的基础理论。介绍企业重组的概念与分类,并阐述了企业重组的动因理论,主要阐述了效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市场势力理论。
第三部分是我国汽车企业重组的动因。分析具体汽车行业企业重组的外在动因和内在动因,外在动因主要有三:一是重组是汽车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政府政策的推动作用,三是国外汽车企业寻求我国汽车市场带来的机遇;内在动因主要有四个:一是为了完善产品线,丰富产品类别,二是为了技术创新,发展自主品牌,三是为了扩大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四是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四部分是我国汽车企业重组的现状分析。首先回顾我国汽车企业重组的历程,并分析其发展趋势,自2000年来汽车企业纷纷进行重组活动,尤其在2002年、2005年、2009年和2012年特别活跃,加上政府政策的推动,未来重组活动会更加激烈。其次分析了汽车企业重组的方式和重组的效果,重组方式主要列了股权收购方式、现金收购方式和合资企业方式,重组的效果表现在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上,但实质上重组存在很多问题,失败率较高。最后提取出重组存在的问题,包括跨区域重组进程缓慢、重组效果不佳整合问题复杂、产业链上重组不完善等。
第五部分是我国汽车企业重组案例比较分析。结合江铃汽车重组长安重汽和中国重汽重组成都王牌两个案例,从重组原因和重组效果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江铃汽车重组长安重汽,符合江铃汽车多年的战略规划,绕开技术壁垒,快速进入重卡领域,填补重型车的空白,同时缓解了长安重汽的经营恶化,并重新配置了双方的资源;中国重汽重组成都王牌,也是基于战略规划要求,完善产品线,进军中小微轻型汽车领域。
第六部分是我国汽车企业重组对策。针对我国汽车企业重组存在的问题以及案例分析的结果,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推进我国汽车企业重组的对策和建议,政府层面的策略包括转换政府职能和协调各方利益,企业层面的策略包括紧围绕企业战略、慎重选择并购对象、注重并购后的整合以及引进优秀重组领域人才。
第七部分是结束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为发展自主品牌,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我国汽车业自2000年以来逐步开始进行重组活动,政府部门自2009年以来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汽车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活动。2013年1月,工信部、发改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整车企业兼并重组。汽车业兼并重组已进行了十多年,但跨区域重组进程缓慢,并且重组的效果不甚理想,存在许多重组后管理或文化整合失败的案例,甚至重组后双方被拖垮的实例,此外,重组活动不够彻底,产业链上的重组较少。为使汽车业进入快速有效的重组之路,有必要对汽车业重组的动因和现状进行分析。
文章采用了规范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我国汽车企业的重组活动。本文根据企业重组的相关理论,着眼于我国汽车企业重组的动因、现状和对策,研究了我国汽车企业重组的相关问题。
文章主要内容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文章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重组的文献,展示了文章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企业重组的基础理论。介绍企业重组的概念与分类,并阐述了企业重组的动因理论,主要阐述了效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市场势力理论。
第三部分是我国汽车企业重组的动因。分析具体汽车行业企业重组的外在动因和内在动因,外在动因主要有三:一是重组是汽车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政府政策的推动作用,三是国外汽车企业寻求我国汽车市场带来的机遇;内在动因主要有四个:一是为了完善产品线,丰富产品类别,二是为了技术创新,发展自主品牌,三是为了扩大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四是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四部分是我国汽车企业重组的现状分析。首先回顾我国汽车企业重组的历程,并分析其发展趋势,自2000年来汽车企业纷纷进行重组活动,尤其在2002年、2005年、2009年和2012年特别活跃,加上政府政策的推动,未来重组活动会更加激烈。其次分析了汽车企业重组的方式和重组的效果,重组方式主要列了股权收购方式、现金收购方式和合资企业方式,重组的效果表现在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上,但实质上重组存在很多问题,失败率较高。最后提取出重组存在的问题,包括跨区域重组进程缓慢、重组效果不佳整合问题复杂、产业链上重组不完善等。
第五部分是我国汽车企业重组案例比较分析。结合江铃汽车重组长安重汽和中国重汽重组成都王牌两个案例,从重组原因和重组效果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江铃汽车重组长安重汽,符合江铃汽车多年的战略规划,绕开技术壁垒,快速进入重卡领域,填补重型车的空白,同时缓解了长安重汽的经营恶化,并重新配置了双方的资源;中国重汽重组成都王牌,也是基于战略规划要求,完善产品线,进军中小微轻型汽车领域。
第六部分是我国汽车企业重组对策。针对我国汽车企业重组存在的问题以及案例分析的结果,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推进我国汽车企业重组的对策和建议,政府层面的策略包括转换政府职能和协调各方利益,企业层面的策略包括紧围绕企业战略、慎重选择并购对象、注重并购后的整合以及引进优秀重组领域人才。
第七部分是结束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