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是十九世纪践行唯美主义最重要且最富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作为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过渡性作家,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理想主义与实践主义精神。《莎乐美》是其举足轻重的戏剧作品,对唯美主义的理解是解读文本的关键。《莎乐美》充分实践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理论,其想象之美也得以充分展现。该独幕剧取材于一个圣经故事:希罗底王后指使其女莎乐美向希律王求得施洗者约翰的头颅。通过王尔德改编,故事的焦点由希罗底转为莎乐美,她不再是一个没有自主意识的傀儡,而是一个勇敢大胆追求爱情的女人。剧中展现的爱恨交织以及极富描述性的语言使其成为王尔德戏剧作品中可冠以唯美主义之名的奠基型作品。本文从美学主义的角度出发对这一著作进行了分析,这对于丰富王尔德的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本文引言部分进行了简要的文献综述,分析本文选题的意义。第一章从起源、发展、内涵等方面就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唯美主义理论作了介绍。第二章运用唯美主义理论对王尔德戏剧《莎乐美》中的莎乐美、施洗者约翰、希律王和叙利亚士兵四个主要人物逐一进行剖析。通过研究发现,此四者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唯美主义者,莎乐美是“致命女性”的代表,施洗者约翰是以道德美为最高追求的唯美主义者,哈罗德代表着在道德与情欲中摇摆不定的唯美主义者,叙利亚士兵是平庸无能的唯美主义者代表。第三章从象征、通感、重复等不同修辞手法着手,分析其在《莎乐美》中的美学价值。结语部分对全文作了总结,认为《莎乐美》之所以成为唯美主义代表作的主要原因是其从故事内容和人物设计到艺术形式皆实践了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原则,实践了“形式就是一切”的要求。莎乐美、约翰以及叙利亚士兵的死亡是一种预示,预示着片面追求形式美的唯美主义将会迅速没落,王尔德也终将被社会抛弃。就这一点来说,《莎乐美》也实践了王尔德的“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的主张—王尔德的人生悲剧模仿了莎乐美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