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绵阳作为四川的第二大城市、中国唯一的科技城,但经济总量正在被德阳、乐山、遂宁等城市赶超,在成渝经济圈层中正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究其原因是绵阳民营经济活力不足、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够、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拐点阶段”,进入经济增速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政策的消化期。作为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微观经济体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市场竞争的基本力量;经济效率的提高程度、产业结构的活力程度和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受其影响;在促进技术创新、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两化互动、增强区域竞争力、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社会持续快速稳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这样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处于西部绵阳的中小企业受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更多,尤其是政策限制的客观存在,导致中小企业发展受到阻碍。中小企业作为科技城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绵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因此,本文将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作为研究目标,分析产业、财政、金融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消除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对现有政策对绵阳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外部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归纳总结绵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业、财税、金融等主要的政策影响因素,并运用相关理论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特点,提出政策建议。希望通过改善政策环境,增强政策执行力,政府转变服务观念等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