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和意义](1)探讨不同类型乙肝孕妇的母婴传播阻断情况,加强对乙肝孕妇的管理。(2)探讨乙肝孕妇服用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和替诺福韦酯(Tenofovir,TDF)的抗病毒疗效。[研究方法](1)选择HBsAg孕妇进行前瞻性随访观察,根据患者HBV DNA是否高于106IU/ml,分为A组(<106IU/ml)和B组(>106IU/ml),B组根据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分为B1组(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和B2组(接受抗病毒治疗),评估各组乙肝孕妇孕28周时、分娩时及产后随访等情况。(2)选择HBeAg阳性、HBV DNA>106 IU/ml的孕妇分为LDT组和TDF组进行对比研究,前瞻性观察各组乙肝孕妇的病毒学应答、生化学指标、不良反应、婴儿生长发育以及乙肝母婴传播等情况。[结果](1)入组乙肝孕妇107例,62.6%孕妇HBeAg阳性,58.9%孕妇HBVDNA>106IU/ml。分娩时,A 组、B1 组和 B2 组 HBV DNA 水平分别为 2.70(2.70-4.37)、7.68(7.16-7.70)、4.24(3.08-5.09)Logi0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B1组和B2组病毒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28周时 A 组、B 组 ALT 分别为(14.24±7.865)、(25.46±27.43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娩时A组、B1组、B2组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9.9%孕妇选择自然分娩;分娩后70%母亲选择母乳喂养,10%选择混合喂养。B2组的1例婴儿出现先天腭裂。已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婴儿HBsAg均为阴性,HBsAb均为阳性。(2)LDT组(14例)和TDF组(10例)孕妇分娩时HBV DN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分娩时,LDT组和TDF组HBVDNA较治疗前下降,两组病毒低于检测值下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17%孕妇 HBVDNA<103IU/ml,LDT 组和 TDF 组分别为 28.57%、3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F组孕妇生化学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LDT组1例孕妇ALT和AST短暂升高,分娩前降低,其余孕妇生化学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所有孕妇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LDT组和TDF组婴儿早产率分别为7.1%、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婴儿Apger评分都为9分,体重和身长在正常范围内。LDT组1例婴儿出现先天腭裂。婴儿7-12月龄时未检测到HBsAg阳性。[结论](1)不同HBV感染状态的孕妇,母婴传播风险不同,应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高病毒载量孕妇推荐抗病毒治疗,降低产时HBVDNA水平以期降低母婴传播风险;病毒载量低的孕妇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HBVDNA。经过系统管理和随访,孕妇对乙肝的认知提高,减少人为选择剖宫产,提倡母乳喂养;婴儿经过乙肝联合免疫后,母婴传播阻断成功。(2)高病毒载量孕妇服用LDT和TDF,两种药物抗病毒疗效无差异;部分病毒载量高、药物暴露时间短的孕妇分娩时病毒未降至理想安全范围(<103IU/ml),适当提前孕周予抗病毒治疗,延长药物暴露时间,分娩时病毒载量可能会下降至更低更安全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