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及时掌握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布氏杆菌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现状及趋势,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依据,从而降低其误诊、漏诊率。方法: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所确诊的141例布氏杆菌病患者进行回溯性调查,详细记录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就诊经过、入院前后的治疗、短期预后(疗程结束后2周)以及长期预后(疗程结束后1年),用Excel表将数据进行汇总并分析。结果:141例病例共涉及山西省8个地区,其中太原市26例(18.44%)、晋中市(15.60%)、忻州市(23.40%)、吕梁市(26.24%);患者以51~60岁中老年居多,占34.75%,平均年龄56岁,男女比为2.44:1;每年7、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职业人群与非职业人群比为3.86:1,其中职业人群112例(79.43%),有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者123例(87.23%),其中仅19例(13.48%)患者在接触时采取防护措施;临床表现多样化,仅10例患者出现典型的波浪热(7.09%),余131例(80.85%)热型不规则。仅17例(12.06%)出现典型的游走性关节痛,余疼痛性质均不典型。共84例(59.57%)患者于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过程中出现各种并发症;仅31例(21.99%)患者首诊即确诊为布氏杆菌病,误诊时间最短1周,最长达18月,平均误诊时间3月,总误诊率高达78.01%;治疗方面多采用抗菌药物足量、足疗程、联合治疗,并根据具体情况配以保肝治疗,总治愈率高达92.20%。结论:1.我院布氏杆菌病流行形式以多发、分散的点状流行代替了大规模的暴发流行形式,发病高峰期为夏末秋初,发病人群以中老年男性居多,职业人群为主,但有逐渐向非职业人群扩散的趋势。2.临床表现多样化,不典型病例显著增多,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误诊、漏诊率高,但经规范抗布氏杆菌感染治疗后治愈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