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始终是国家安定和改革发展的基础与依靠。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农村正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一部分农户从商品生产者逐渐衰退为生计型小农、兼业生产者甚至是退出农业,而另一部分则变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较于传统小规模的经营方式,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需要更多的人力、无力投入,由此带来了更高的资金需求。而金融服务在此过程中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则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中国农村信贷配给现象相当普遍,无论是小农户还是规模经营户,其融资难、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问题都十分突出,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约束,而且从金融部门得到的支持有限,远不能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因此,更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资源分配,强化农村信贷市场和保险市场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增强金融产品创新,从而改善农业信贷配给问题。为了解决农户信贷难的问题,农业保险与信贷保险、供应链金融、林权抵押、动产抵押、反担保机制等创新性的银保互动机制逐渐出现(马九杰,2008)。贷款保证保险作为银保互动的一种形式,旨在通过金融机构将资金流向农村金融市场,尤其是帮助有资金需求但由于缺乏抵押品而面临信贷配给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缓解其所受的信贷约束。近年来,中央多次出台相关文件,支持农村金融市场引入银保互动机制来降低信贷风险,提高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2009年,关于探索建立我国农村信贷和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首次在中央1号文件中被明确提出;2016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指明要加快建立起集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于一体的联动机制。这些一系列文件的发布显示了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的结合在政策上已经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因此,本文根据现有背景,围绕“贷款保证保险对农户信贷配给的影响”这一主题,试图回答以下问题:贷款保证保险能否在实质上增加信贷机构的供给,降低农户的贷款条件进而缓解农户信贷配给?贷款保证保险对农户收到的信贷配给缓解情况如何?贷款保证保险对不同农户受到的不同信贷配给产生的作用效果是否会有一定的差异?该模式近几年来实施效果到底如何?基于这一系列问题,本文的总目标是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保险理论等为基础,从经验层面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考察贷款保证保险对于农户信贷配给的影响,为促进农业信贷与农业保险之间的互联以及缓解农户信贷约束最终提高农户收入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全文共分为六章,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梳理我国贷款保证保险的发展历程和做法,总结我国目前贷款保证保险的实施情况。那么从现状来看,当前我国的贷款保证保险市场化程度不高,银保合作程度不深,当前征信行业尚不发达,妨碍了贷款保证保险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信贷配给产生原因。再将贷款保证保险纳入分析框架,进一步论证贷款保证保险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缓解作用,从而论证其对农户受到的由供给方产生的信贷配给的影响。从风险和交易成本两个方面分析目前农户由自我原因导致的信贷配给。在此基础上,分析贷款保证保险的抵押品替代作用,从而论证其对农户受到的自我配给的影响。第四,通过DID模型为上述理论分析提供实证上的证据。从实证的结果来看,贷款保证保险的实施对农户受到的完全数量配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放宽了银行对农户抵押品的要求,降低了借贷门槛,从而缓解了农户因供给不足而受到的信贷配给。而对农户的交易成本及风险配给没有显著影响,对农户因需求不足产生的信贷配给也无明显影响。从江苏地区的试点情况来看,国家法律政策对银保互动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尚不明显,试点中的贷款保证保险合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户的信贷配给情况,但其交易也面临较大的违约风险,很难发挥预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