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品作为维护和保障人民生命和健康的有力屏障,其安全与否,能否实施有效监管,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用药安全,关系到公众生命健康权益的维护和保障,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国家对药品的关注程度逐年提窩,提出"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等方法,首先对我国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沿革、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及药品安全监管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括。其次对我国药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当前我国药品安全监管注册环节问题突出,药品监管执法不严,行业协会的效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药品安全法制监管不健全等。剖析了我国药品安全监管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监管主体力量薄弱,药品监管体制不健全,药品监管方式不合理,外部支持体系不足。再次,本文借鉴了欧美发达国家药品安全监管的特点,并得出了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即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药品安全的立法建设,建立健全药品行政审批制度,加大互联网药品监管力度,加大药品检验检测力度,并要充分注重外部力量的发挥。 本文利用公共管理知识,有侧重点地分析我国药品监管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只有政府、企业、行会以及消费者个人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药品安全问题,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市场秩序才能实现保障公众健康的目标,促进我国医药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