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应变时局的策略研究——以抗战胜利前的裕大华纺织企业集团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2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要赢得竞争,就必须在讲究竞争的科学性的同时讲究竞争的艺术性。在竞争谋略中,应变谋略是最难把握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所谓应变,使指主体针对生存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反应。经济领域中的企业的应变,则是指企业审时度势,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积极的反应。现代管理学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后的经营管理技巧,能够积极地依照企业和市场内外环境的变化而权变的管理,就是好的管理。即在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灵活做出反应。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狭缝中成长起来的。严酷的处境迫使民族企业的管理者们殚精竭虑,努力改善经营管理,讲求经营谋略,调动有利因素,以求在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形成了民族企业精彩纷呈的应变时局策略。 裕大华纺织企业集团在近代中国的民族企业中属于善于因循时局变化做出应变反应的典型,这也是它能够脱颖而出、取得骄人业绩的根本原因之一。本文尝试依据比较翔实的历史资料,对裕大华企业从创办到抗战胜利以后这段历史过程中,不断根据复杂多变的时局特点采取的种种发展壮大企业的措施,进而揭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整体的生存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下所做的不懈努力,讴歌她们在一个风云激荡的变革时代、一个千险万阻的追求自强、自富、自立的中国近代社会中,为了发展近代民族工业所展示的卓越智慧和取得的不朽功勋。 全文共分为五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对裕大华企业的应变策略和应变措施作多维度的剖析。其中,第一章主要依据近代中国的政企关系特点进行阐述,表述裕大华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在处理复杂的与政府、与政局关系时的艰辛不易与高超技巧;第二章主要是从纯粹的企业市场经营的角度进行重点地分析,反映一个企业以市场和经营为主,打造其核心竞争力,进而取得成功资本的真正钥匙;第三章把战争这个特殊的时期所呈现的特殊条件单列出来进行研究,因为战争伴随着近代民族企业整个的发展过程,战争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竞争环境,具有很大的特殊性;第四章从社会的文化思潮、企业的天时地利、技术革新和企业文化角度作了统一的叙述,强调了企业对整个社会变迁中,一些主要因素引起的企业内外环境变化所做的努力;第五章,从社会资本整合这样一个新的理论成果所启发的思路下,对裕大华所面临的对内对外关系、人和问题以及管理高层的素养三方面做了一个总结。 揭示近代中国民族企业的应变策略,可以使我们知古鉴今,其中所反映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对于今天处于完全开放中的中国经济和走向国际竞争的中国企业,应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上个世纪初年发生在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是近代历史上意义深远的事件。它不仅深刻改写了清朝国家社会的面貌,也对当时的远东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场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
学位
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突出的问题反映在创造能力表现不足,为了改善其状况:一是要提高教师素养,二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In the current art design
2012年5月8日~13日,在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与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2年花卉品种展示会上,先正达推出三色堇、矮牵牛、非洲菊、凤仙花等一系列花卉新品种,我刊
发生于公元1214年7月27日星期天的布汶之战是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场战斗。在一天之内解决的这场战斗所涉及的因素却是此前数百年的累积结果,而其所影响的
学位
自威廉一世入主英格兰以来,历任英格兰国王都致力于在不列颠扩展领土,征服苏格兰成为英格兰的主要目标之一。从13世纪末至16世纪中期,英格兰与苏格兰断续处于战争状态,而在此期间
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公司债券市场过去10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改善一国的资本配置及投融资体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这些国家的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特征和市场
曾国藩人才思想作为曾国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集成传统文化元素之精华,经过实践历练和检验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可以说,曾国藩人才思想是基于时局的现实需要
轮船招商局是晚清时期创办的一家新式航运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商人之间一直存在着既合作又冲突的复杂关系。晚清与北洋政府都曾试图将其收归国有,但最终皆以失败告终。
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为了加强报纸批评,辽宁日报在一版新开辟了《警钟》及《警钟回响》专栏,收到了积极的社会效果。这是十分宝贵的。其一,贵在体现了报纸批评的经常性。开
黄侃之于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既有总结又有创新,既有守成又有发展,其治学理念与方法,对于今人研治“国学”,仍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从黄侃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