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甲基吡嗪酯类衍生物的合成以及抑制Aβ聚集的研究

来源 :广州医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Des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D,即阿尔茨海默症,是由Alois Alzheimer在1907年首次报道。是导致老年痴呆的常见因素。关于AD的发病机制,目前主要以Aβ聚集理论为中心,聚集沉积的Aβ可激活某些细胞导致炎症反应,增强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诱导NO的释放发生细胞毒性,产生自由基,打破钙平衡,引起神经毒性,胆碱能受体传递障碍,这些都可引起AD的认知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  四甲基吡嗪对AD也有一定的疗效,且能顺利通过BBB,但由于四甲基吡嗪在体内易被氧化而消除过快。本文通过对四甲基吡嗪衍生物和多酚及类似物的结合,探讨其合成条件,旨在提高产率合成目标产物,期望通过结构改造能合成出具有合适脑靶向性的化合物,并能加强抑制Aβ聚集,为进一步的构效关系提供实验依据。  前言部分概述Aβ致病机制和目前治疗策略,同时对血脑屏障以及多酚和四甲基吡嗪对Aβ作用的生理活性做简短的概括,最后提出本文设计依据和目的意义。  第二章先概括2-羟甲基-3,5,6-三甲基吡嗪的设计思想以及所采用的合成路线。相对于四甲基吡嗪,2-羟甲基-3,5,6-三甲基吡嗪的毒性较弱,引入酯键有利于进入脑区水解以发挥抗AD作用,同时保护了四甲基吡嗪的醇羟基部分,避免其在脑部氧化而增加潜在毒性。我们将四甲基吡嗪在双氧水和醋酸的作用下,生成四甲基吡嗪的单氮氧化物,再通过醋酸酐的作用,发生重排反应,形成乙酰化产物,最后被20%氢氧化钠水解而成目标产物。  第三章探讨了四甲基吡嗪酯类衍生物的设计思想并设计了合成路线,(1)醇和酸在EDC,DMAP的催化作用下直接结合成酯。(2)分别处理醇或酸,在相应条件下与对应的酸和醇反应。同时对于酯化反应的催化剂的选择,投料顺序的选择等进行概括。  第四章选取四甲基吡嗪酯类衍生物C、D、E和F,计算出相关数据,并测出C、D、E和F对Aβ1-42聚集的影响。本章运用Th-T法37℃孵育C、D、E和F和Aβ1-42并考察其影响。结果发现四甲基吡嗪酯类衍生物C、D、E和F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Aβ聚集活性,其IC50:14.0-16.0μM。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中药复方制剂厚朴胃力胶囊(以下简称:HPWL)有效性研究以初步明确其是否有效,作用强弱,与同类药在药效上的优点和特色,确定有无实用价值和开发前景。安全性研究为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