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伊始,就把消除剥削、消除贫困、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并以此为目标而奋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是已全面胜利的脱贫攻坚战中获得的重要成果,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与此同时,一些贫困方面更深层次的问题也显现出来,特别是在缺乏科学的返贫防控和预警机制下的脱贫人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伊始,就把消除剥削、消除贫困、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并以此为目标而奋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是已全面胜利的脱贫攻坚战中获得的重要成果,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与此同时,一些贫困方面更深层次的问题也显现出来,特别是在缺乏科学的返贫防控和预警机制下的脱贫人员返贫问题。脱贫户返贫风险来源不明、大小不明会严重影响扶贫政策、资源的精准使用,制约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在新的贫困背景下,脱贫家庭所面临返贫风险的种类、大小、应对逻辑和能力等,都是亟待研究的内容。本文通过评估农户生计资本,分析当前农户生计现状,并利用回归模型和交叉分析研究生计资本对农户返贫风险的作用机制,探索出农户返贫风险与生计资本之间的共性规律,从而为有针对性地提升返贫风险应对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研究框架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从生计资本评估和返贫角度对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说明了本文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阐述了返贫致贫、返贫风险和生计资本的概念,并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多维贫困理论、贫困脆弱性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为探索能够有效防范返贫风险发生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以英国国际发展署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生计资本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中农村家庭进行生计资本评估,分析当前我国农户家庭生计资本现状。第四部分基于第三章的农户生计资本评估的结果,利用probit模型研究生计资本对是否返贫是否存在影响,并通过生计资本-返贫风险交叉表分析,进一步探索返贫风险和各类生计资本之间的一般规律。第五部分基于以上的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了能够有效防范返贫风险发生的措施,为进一步健全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提供参考,以期能够服务于政策制定需求。第六部分总结和展望。通过分析,本文结论如下:第一,农户生计资本储量为0.4545,各类生计资本评估值存在较大差异,从区域分布来看,生计资本总量呈现东高西低的规律;第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是否返贫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自然资本对农户返贫风险影响不显著,仅具有一点正向作用;第三,不同生计资本对应对返贫风险存在差异,采取提高家庭的社会资本水平这一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返贫风险;在使用金融资本时,注重和人力资本的组合使用,全面提升组合运用资本的能力。本文可能的贡献之处在于:一方面,区别于一般的返贫风险防范研究,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如何利用生计资本来降低农户返贫风险,根据生计资本评估结果,系统深入剖析农户生计资本水平与现存生计短板,为提升农户返贫风险应对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范围由一般的脱贫农户扩展到全部农户,丰富了研究对象,并结合已有研究和问卷内容,将心理因素纳入生计资本评估指标体系中,使研究更为全面。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经过了一个快速且平稳的增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源型城市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整个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前国家开始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将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而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仍以资源产业作为主导,其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单一,在“30·60”目标的约束下,资源型城市在接下来的经济发展中压力倍增,既要面临着城市经济系统内部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个人所得税作为再分配政策工具,对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分配、推进共同富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公平视角出发,完善高收入群体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是践行党的施政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梳理国内外学者在共同富
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五”时期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此,加大创新型国家发展力度,在战略布局上助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强调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重要性,支援与协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战略。京蒙协作是东西部扶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条例(草案)》的发布,标示着中国资源税管理制度的正式确立,199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发布,使资源税的征管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2010-2019年是我国资源税的深化改革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是:2016年7月1日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2019年8月26日《资源税法》的通过,意味着资源税由条例上升为法律,对于推进我国现代化法治进程具
2022年“双碳”目标背景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各国对于光伏的重视度大幅提升,全球光伏市场因此高速发展。中国在迈入“十四五”时期之际,以碳中和为驱动力的太阳能光伏行业成为解决能源冲突,经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新希望。因此,近年来我国积极鼓励光伏行业的发展,不断探索太阳能应用多元化和发展智能化以求开辟新的模式。但是,目前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依然面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和“走出去”倡议的不断推进,沿线国家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在规模上持续扩大,而且质量和水平上也得到了提高,国内企业纷纷走出国门。RCEP所形成的制度性合作促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东盟国家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重要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投资中占比很大,2021年占比为65.6%。由于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由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政策倾向等因素造成的,在广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普遍存在的,我国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也在不断拉大,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马太效应”,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水平上。改革初期,我国主动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造成了在改革开放之初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从传统汽车产业中脱颖而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它的良性发展可以为国内传统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路径选择,能够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我国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产业还不够成熟,当前仍面临缺乏核心技术的困难,新能源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现状难以实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要力争国际领先水平的目标。因此,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财税激励政策扶持新
近年来,我国在新的征程上奋力推进税收现代化,实现“以数治税”飞跃式发展,推动税收征管数字化智能化,税收数据治理越来越重受重视,并随之开展了税收数据建设工程。但在提升税收数据治理能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数据质量问题,科学评价数据质量是税务机关提升数据管理能力的重要策略。与其他数据质量管理方法相比,对税收数据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现有相关文献多是针对数据管理流程某一环节的质量进行改善。而缺乏评价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都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依然面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并将进一步扩大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高质量的内涵就包括协调发展,协调发展不仅仅意味着区域协调发展,也强调要实现城乡之间协调发展。造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局面的原因很多,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来源不同,城镇居民收入来源具有多元化的特性,而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