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艺术与先进科学成果的融合日益频繁。新媒体已经常被利用于艺术创作,不再是专属于艺术家独有。系统地了解与学习都有能力制作出有模有样的作品,感觉艺术似乎就潜藏在日常生活,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特别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博物馆、美术馆开始以新媒介的样式,大批的展览现代艺术。新媒体艺术起源于西方,已然具备了其自身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创作体制。能够尝试应用最新的科学成果,解决技法或种种实践阶段遇到的难题。社会对新媒体艺术的认知和普及,使之拥有大量的展览与便捷的相关网站可供资讯交流。这些宝贵的资源,都在为艺术家提最前沿的艺术信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内的前卫艺术家汇入世界当代艺术的潮流中。但是对于新媒体艺术这一西方的舶来品,我们只具备对于传统架上艺术的固定思维退,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家最初对新媒体艺术不能有正确的方式。不能够真正理解它的价值所在,也就成为发展的阻碍。因此,正确了解其艺术语言背后的深刻内在精神,是国内艺术家的当务之急。双年展为代表的大型艺术活动已经成为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当代先锋艺术主要展示形式,成为当代艺术和文化演变以及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艺术启发性的场所。中国为什么要设置双年展?这并不是单一的去为了提升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影响力或者是急于想与国际双年展看齐,而是因为中国在现代艺术实践中已经产生了一种本土化经验,尤其是在九十年代,中国艺术家已经积累了各种艺术经验、展览经验、与西方当代艺术对话交流的经验。在欧美为主流的当代艺术中,本土化的判断、选择就显得格外突出重要。上海双年展的成功为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国际交流中搭建了平台,为自主的选择外国艺术家和推出自己的本土艺术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在中国艺术家走向国际,融入国际艺术的过程中,从只能被选择到为自己搭建国际性的舞台,上海双年展功不可没。我将此篇论文分为六个部分来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了作者对当前选题进行阐述研究的解决方法,以及此选题的目的、意义是要对新媒体艺术更好的理解和把控,深入了解上海双年展中的新媒体艺术。第二部分明确的界定,何为新媒体艺术,以及它的起源、诞生的时代背景,还有在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第三部分是讲述当代艺术中的新媒体艺术,以中西方的相互比较为脉络展开讨论,以及新媒体对传统艺术的影响。第四部分是主要分析解读上海双年展中的新媒体艺术,以及围绕上海双年展的特点、新媒体介入对上海双年展的影响、从策展人(策展人在其中充当的角色)、主题等多个方面分析研究。第五部分是对中国当代新媒体艺术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未来。第六部分是对当代新媒体艺术以及上海双年展的国际地位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