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对中国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为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jia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流入,促使国内的投资规模迅速扩大,直接拉动了国内经济的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也带来了较广泛的示范效应,通过在市场竞争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外资企业的研发投资对中国的技术发展与技术提升产生多大的作用,外商投资的技术外溢又是以什么样方式和途径影响中国的内资企业,是近年来学术界一直非常关注的研究主题。 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状况的基础上,选择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案例,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证明:虽然从总体而言,FDI的流入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生了正的技术外溢效应,但是外资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却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机构技术水平不高、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不高且吸收能力不强,而正的外溢效应主要是由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示范效应和人力资源流动引起的。论文最后对如何更好的促进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技术溢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专门选取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比较活跃和技术密集度比较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行业进行分析和实证研究,同时,分别选取本行业内外资的产值、年就业人数、固定资产年末价值、外资企业研发机构数量以及外资企业的数量作为变量来逐一进行回归分析,从而较为全面地反映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技术的溢出效应。不足之处在于,因为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研发投资还是一种较新的现象,缺乏系统的统计资料,由于有些行业数据的不可得,本文只进行了行业内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检验,没有对跨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分析,还需要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化。
其他文献
股权分置扭曲资本市场定价机制,制约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致使上市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不可避免的对公司治理产生负面影响,阻碍上市公司绩效的提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
在实际生产中,正确的开设浇冒口显得非常重要。长期以来,在铸铁件生产中,浇冒口的开设主要遵循着“定向凝固”和“同时凝固”这两个原则。上世纪80年代,魏兵教授提出的铸件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