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式“爱X就X”在互动交际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意义比较复杂,而且学界对该构式研究较少,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也难以掌握,无法做到运用自如。因此,本文从互动语言学角度对“爱X就X”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在互动语言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语料探讨“爱X就X”的会话结构分布,从会话序列和话轮内位置两方面探讨“爱X就X”的分布特征。在会话序列方面探讨了“爱X就X”的特点,得出:“爱X就X”无论在高交互性谈话中还是扩展性讲述中都处于对话的回应位置。除此之外,详细探讨了“爱X就X”构式在话轮中的位置,得出构式“爱X就X”的立场表达有四类情况:话轮之首、话轮之中、话轮之后和独立充当话轮。其次,运用构式理论及评价理论明确“爱X就X”是表达评价义的构式,通过语料分析研究“爱X就X”的构式义是:构式“爱X就X”是言者对受话人某一言语、行为或者事件的评价。当受话人的言语行为不符合言者的预期,即与说话人预期不一致时,说话人表达积极或负面评价所使用的构式。根据语境的不同,构式“爱X就X”有表达对受话人的劝慰义和负面评价义。通过共时层面与历时层面语料的搜集和研究发现,随着交际过程中的高频使用,构式“爱X就X”的负面评价义逐渐规约化。然后,在互动交际中,我们结合语料及构式义分析研究了构式“爱X就X”的话语功能主要有:正面评价义的劝慰功能、负面评价义的间接否定功能和话轮终结功能,其中负面评价义的间接否定功能所表达的情感态度,即根据情感强度的不同,按降级排列顺序可分为不满、愤懑>无奈、妥协>不在意、疏远。最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探讨构式教学在本体研究、教师的教学以及汉语工具书和教材、语料库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构式教学的重要性,在施春宏“互动构式”理念和“三一语法”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构式“爱X就X”教学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