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松是冀北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充分发挥着固碳作用,其生长好坏直接影响当地气候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善,为了系统了解油松人工林不同林龄的林分结构和碳储量情况,为评价油松林分生长状况,选择最优生长模型提供依据。本研究在冀北山地木兰林管局选择42块典型油松人工林样地,通过每木检尺和解析木对各样地进行林分结构测度,主要包括直径大小与结构、树高大小与结构。利用威布尔分布函数(Weibull)进行拟合分析,并对拟合结果进行F检验,在此基础上对油松人工林林直径结构、树高结构、生物量及碳储量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人工林15a~45a的直径分布均符合Weibull分布。且直径分布曲线随着林龄的增加逐渐陡峭聚拢,频数峰值逐渐降低,曲线的离散程度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并向大径级位置偏移,其分布范围也随着径阶的增大而逐渐扩展。(2)油松人工林树高分布和直径分布规律大体相同,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树高平均值整体呈增大趋势,树高分布的极小值和极大值也逐渐增大,分布范围由15a至45a整体呈逐渐增大。(3)确定幂函数为油松生物量的估算模型,D2H为模型自变量,此模型对于年龄在15~45a之间均适合,油松生物量选取的最优模型为:W_干=2.532(D~2H)0.4425(R2=0.9598)W_枝=0.2226(D~2H)0.5392(R2=0.9657)W_叶=1.0717(D~2H)0.2392(R2=0.9385)W_根=0.4256(D~2H)0.5015(R2=0.9628)W_总=3.7362(D~2H)0.4486(R2=0.9791)(4)油松林分在45a的碳储量达到最大,总碳储量达到了78.52t/ha,其中树干的碳储量所占比重最大,占到了51.57%~57.90%,并随着林龄的增大树干、树枝的碳储量而逐渐增加,树根、树叶的碳储量比重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