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58例病例,探讨跟痛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程度及年龄、体重、骨刺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跟痛症预防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08年5月—2009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以及住院病例中的58例跟痛症的患者对其进行中医问诊,辨证分型。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程度评分,DR-X线摄片及CT摄片并行腰椎间盘突出程度及骨刺长度分析,探讨跟痛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程度以及年龄、体重、骨刺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跟痛症中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例数为50例,占总数的86.2%,跟痛症中有腰椎间盘突出且中医辨证为肾虚证的有30例,占总数的51.7%。跟痛症40-50岁发病人数占总人数的27.6%,50-60岁发病人数占总数的37.9%。二者共占65.5%。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30例,显示性别之间无差异。跟痛症疼痛评分与椎间盘突出指数直线相关系数为0.811,p<0.05,二者高度正相关。跟痛症疼痛评分与体重指数直线相关系数为0.852,p<0.05,二者高度正相关。58例患者双足跟轴侧位拍摄X线片,有62只足无骨刺却有跟痛,占无骨刺足数的68.1%:有29只足无骨刺,也无跟痛,占无骨刺足数的31.9%;有4只足有<5mm的骨刺,且跟痛,占本组总数的44.4%;有5只足有<5mm的骨刺,却无跟痛,占本组总数的55.6%。有5只足有≥5mm的骨刺,且跟痛,占本组总数的45.5%;有6只足有≥5mm的骨刺,却无跟痛,占本组总数的54.5%。有2只足有≥10mm的骨刺,且跟痛,占本组总数的40%;有3只足有≥10mm的骨刺,却无跟痛,占本组总数的60%。结论:跟痛症的中医分型中以肾虚证为主,跟痛症的肾虚证更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跟痛症的多发年龄为40-60岁。跟痛症的疼痛程度与腰椎间盘突出程度和体重指数成高度正相关,与骨刺长度无明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