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氮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及周年氮素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p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中因氮肥超量施用造成的氮肥增产效应、氮肥利用率明显下降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本研究在河北省东南部的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从施氮量和施氮期等角度系统研究了夏播玉米高产田的土壤供氮动态、玉米吸氮特点及氮肥对氮高效利用的影响、玉米季氮肥的后效以及氮磷钾平衡对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并对夏玉米-冬小麦-夏玉米3季种植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随玉米施氮量增加,吐丝期0~40cm.和40~130cm两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递增;成熟期,0~40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递增,40~130cm土层除施氮6kg/667m~2处理增加不明显外,其余处理均显著增加;追氮处理中,吐丝期追氮各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最低。随施氮量增加和追氮期推迟,0~130cm土壤氮素矿化量递增。 2 吐丝后17天,与不施氮相比,基施氮6kg/667m~2和基施氮+吐丝期追氮两处理0~130cm土层的玉米单株根长分别增加4.9%和6.6%;吐丝期追氮的单株根表面积比不施氮增加9.6%;追氮时期主要影响0~40cm土层玉米根系活力。玉米成熟期的植株氮素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递增;施氮6kg/667m~2的籽粒氮素积累量最高,追氮时期的籽粒氮量依次为吐丝期追氮>10叶展追氮>乳熟期追氮。 3 施氮6kg/667m~2的玉米籽粒产量比不施氮显著增加,随施氮量继续增加、产量进一步增加不明显;追氮处理中,吐丝期追氮的籽粒产量最高。施氮6kg/667m~2的氮生理效率、氮转移效率、氮肥效率和籽粒氮肥利用率均比不施氮显著增加,且在各施氮量中最高。 4 随施钾量和施磷量增加,玉米籽粒氮量、籽粒产量、氮肥效率和氮转移效均递增。施钾8kg/667m~2的氮生理效率最高,比不施钾显著增加;随施磷量增加,氮生理效率递减不明显。 5 在冬小麦季,随前茬夏玉米施氮量增加,0~200cm土壤氮素矿化量递增。随前茬玉米施氮量增加和追氮期推迟,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增加、氮生理效率和氮转移效率均递减。 6 夏玉米-冬小麦-夏玉米三季种植结果表明:(1)与第一季玉米播种期相比,第二季玉米播种时不施氮0~40cm、0~130cm和0~200cm三层的无机氮量均显著降低,施氮6kg/667m~2仅前两土层降低、0~200cm土层总量略增,施氮不小于12kg/667m~2三土层均出现富积。(2)与第一季玉米相比,第二季玉米不施氮的籽粒产量下降35.2%,施氮6kg/667m~2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追氮处理中,吐丝期追氮的籽粒产量两年份均最高。(3)三季轮作中,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率递减,其中施氮12kg/667m~2比6kg/667m~2显著降低;追氮处理中,吐丝期追氮的植株氮肥利用率最低、籽粒氮肥利用率最高。产投比随施氮量增加而递减(其中施氮12kg/667m~2比6kg/667m~2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施氮6~12kg/667m~2是当地的适宜施氮量,基施氮+吐丝期追氮组合效果较好。但从籽粒产量、氮肥利用率、产投比等方面综合考虑,施氮6kg/667m~2最佳。
其他文献
奇幻文学的发展与兴起印证了一个丹麦学者的预言,人们将要步入被称之为梦幻社会(dream society)的时代,暨一个关注梦想,精神,历险以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社会,同时也从另一个角
造纸原料纤雏形态分析研究对产品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对于原料严重缺乏的我国造纸工业.了解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原料以及开发新的原材料。显得尤为重要。借中国制浆造纸
<正>产品概况产品名称:索多西辣椒酱国家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4年第136号保护范围:芒康县索多西乡、朱巴龙乡、如美镇、纳西乡、曲孜卡乡、木许乡共6个乡镇现辖
为进一步完善福建野生蕉遗传背景研究,对采自福建省三明市和福州市的3个野生蕉自然居群共100份叶片样本进行ISSR分析,并结合NTSYS、STRUCTURE和POPGENE等软件,进行居群遗传结
目的分离和纯化重症肌无力(MG)患者骨髓CD34+造血干细胞. 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MiniMACS)分离和纯化CD34+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进行评估并检测纯化后细胞活力. 结果骨髓分离
作证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应尽作证义务,出庭作证。但是,司法现实残酷地回应了这些美好的规定,“作证难”成为中国迈向民主与法治之路的一个重大难题。新
报纸
本文以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建设施工技术结合BIM技术的运用为背景,根据现有教学条件对基于BIM技术课程的实施方案进行研究,在对传统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