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与发展,供应链管理成了企业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从企业创新与变革的角度看,我国已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开展了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但企业间合作效果差强人意,除了技术上的问题之外,主要原因在于节点企业间相互不信任,企业间信任缺失,甚至存在信任危机。从学术上说,迄今为止,人们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更关注的是一些硬的功能要素,比如一些具体的业务流程的管理,而往往忽略了供应链中的软的要素,如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众所周知,学术研究应立足于实践,为实践服务。供应链实践中企业间信任缺失的现实,迫切要求管理者重视、建立与培育企业间的信任,而这一切都需要学术研究结果为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本文的选题正基于此。在多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以结构方程模型、博弈论、模糊数学等为主要研究工具,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构筑了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研究的核心框架:信任价值、信任评判以及信任建立。
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归纳如下:1.对50多年来的人际层面、社会层面以及组织层面的信任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勾勒出信任研究的两条主线:其一,研究视角从单学科逐渐走向多学科,表现为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心理学—经济文化学—跨学科领域;其二,研究层面逐渐丰富与多元化。对10年来企业间信任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指出相关研究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框架。
2.对供应链及企业间信任的基本问题进行描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1)从作业管理、经济学、系统理论及组织理论等不同学科视角揭示了供应链的本质;从企业间地位与关系着手,区分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供应链。(2)在总结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论文研究的意图,重新界定了信任与企业间信任的概念。首先,将信任定义为:相互依赖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的信心,这种信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对方具备相关能力的信心,对对方善意(不会以机会主义方式行事)的信心。在明确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信任的概念框架,它由三个部分构成:信任主体、信任成分、信任维度。其次,从狭义与广义的角度定义了企业间信任的概念。从狭义角度说,企业间信任仅探讨企业作为信任主体的信任关系;而广义角度的企业间信任除了包含狭义概念的全部内涵之外,还涉及企业间的人际信任问题,由此本文提出了企业间信任的人际信任模型、集体信任模型以及综合信任模型。第三,揭示了企业间信任的本质,从不同的逻辑关系区分了企业间信任的类型。
3.从不同学科视角分别揭示了企业间信任对供应链的“技术”价值、“经济”价值以及“协调”价值。首先,从行为科学视角建立了基于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的TAM/TPB扩展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该扩展模型进行验证,论证了其有效性。结果表明,企业间信任对有用认知、态度、主观规范以及行为控制认知皆有正面影响,并通过这些要素对企业使用统一信息技术的行为意图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导致供应链企业产生构筑和使用统一信息技术的实际行为。其次,从经济学视角出发,通过博弈模型的构筑与分析,揭示了企业间信任的本质以及对供应链合作的“经济”价值。研究结论包括:企业产生失信行为的动因为“担心”(对自身“守信”行为被利用的忧虑)与“贪婪”(想利用对方“守信”行为为自身谋利的机会主义倾向);企业间信任是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企业间信任通过降低“贪婪”和“担心”的系数来达到支持企业间合作的目的等。第三,从多学科视角出发,揭示了供应链的协调密集型本质;从三元结构(权力、价格与信任)的协调机制入手,诠释了企业间信任对供应链网络组织的独特协调功能。
4.对供应链企业间相互信任程度进行科学有效的评判是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信任建设的重要前提。论文对此进行了探讨。首先,提出了衡量企业间相互信任程度的概念—信任度,并从心理层面、行为层面以及结果层面赋予企业间相互信任(双向信任)更为丰富的内涵。其次,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度的评判要素:前置要素、后置要素以及共同要素。前置要素是供应链企业间相互信任的影响因素,可以反映企业间相互信任的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企业间信任研究成果及本文理解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前置要素七个:专用性资产投资、声誉、制度、文化、团队化决策、供应链企业间能力的互补性以及对合作的满意水平等。后置要素是供应链企业间相互信任所带来的结果要素,它直接反映了当前的企业间关系和相互信任程度,本文归结了两个后置要素,即企业的合作绩效与超越合同的灵活安排。共同要素既是前置要素又是后置要素,研究表明,相互承诺、信息的沟通与共享皆与企业间相互信任有很强的相互强化作用。第三,应用三角模糊评判方法建立了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度的模糊评判模型。
5.从信任产生的源头出发,构筑了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建立的制度机制、过程机制和特征机制的研究框架。这一框架与影响企业间相互信任的前置要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鉴于我国供应链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外在制度的不完善,把研究重点放在对制度机制的探讨上。
过程机制建立信任的基本思想是,长期持续的、可靠的企业间相互关系往往会进一步转化为相互问的信任和依赖。论文对过程机制的建立提出了若干建议,即建立“互动形成”机制、“互动强化”机制以及“互动保护”机制。特征机制建立信任的基本思想是,具有相同特质的企业之间由于行为的易于确定而容易产生彼此间的信任。论文从建立“文化理解”机制、“文化相容”机制以及“文化协调”机制等方面分别给出相关建议。
制度机制建立信任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制度(社会制度、契约、结构)的约束或激励作用,使受信方产生可信行为,从而引致施信方对受信方的信任,是一种威慑性的信任或控制信任。论文从供应链的委托-代理属性出发,构筑了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建立的两个博弈模型:信号博弈与契约设计。(1)信号博弈将著名的“二手车”单价博弈模型应用到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建立的分析中。分析显示,在不同条件下,博弈有三种均衡:分开均衡、合并均衡以及混合均衡。其中,分开均衡的供应商可信度最高,混合均衡次之,合并均衡最低。为了提升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水平,应创造条件实现分开均衡,抑制逆向选择问题的产生。研究结论表明,只有通过社会制度的完善,提升不可信供应商进入供应链的成本,才能让所有供应商都讲真话,实现分开均衡。(2)契约设计的思想是,制造商通过有效的契约设计,使可信供应商能够获得比不可信供应商更大的收益,以此来促成供应商采取可信行为。分析表明,从提升供应链企业间合作效率与信任水平的角度考虑,提供不同契约的契约设计要优于提供统一契约的契约设计。论文在博弈模型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完善“宏观制度环境”、“中观制度环境”以及“微观制度环境”等方面提出企业间信任建立的若干制度建议。
主要创新点可归结为四个方面:1.在总结信任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多学科视角构筑了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研究的核心框架:信任价值、信任评判与信任建立。从作业管理、经济学、系统理论以及组织理论等不同学科视角揭示了供应链的本质;对信任与企业间信任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描述了信任的概念框架和企业间信任的概念模型,揭示了企业间信任的特点。
2.从行为科学角度建立了基于企业间信任的TAM/TPB扩展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揭示了企业间信任的“技术”价值。通过建立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的重复博弈模型,论证了企业间信任对供应链合作的必要性,揭示了企业间信任的“经济”价值。
3.提出了衡量企业间相互信任程度的概念—信任度,从心理层面、行为层面以及结果层面赋予企业间相互信任(双向信任)更丰富的内涵;提出了企业间信任度评判的三类要素,即前置要素、后置要素、共同要素;建立了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度的三角模糊评判模型。
4.从供应链的委托代理属性出发,构筑了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建立的信号博弈模型和契约设计模型,模型的结果为制度机制的有效建立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从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建立过程机制、特征机制以及制度机制以促进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形成、维持与发展的若干卓有成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