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人类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30%来自听觉,听力丧失无疑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且伴随人的一生。耳聋是人类最常见的感觉神经系统缺陷。学语前耳聋是儿童的常见疾病,可导致患儿语言交流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智力、身心健康等的发育,影响着我国人口素质。据估计每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先天性耳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永久性耳聋患儿持续增加,5岁前耳聋患儿的发病率上升到2.7‰其中60%为遗传性聋,而不伴随全身其他症状的非综合征性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 NSHI)约占遗传性耳聋的70‰引起耳聋的病因很多,其中遗传因素是不可忽视的病因。目前已发现许多基因突变与耳聋有关,现已知非综合征性致聋基因有62个,其中隐性遗传致病基因37个,显性遗传基因25个。而所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致聋在同一种族以及不同种族之间会有极大的差异,即遗传异质性。语前聋的发病原因及其发病机制一直是国内外耳鼻咽喉科医师、分子生物学家、遗传优生医师和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的:探讨中国儿童非综合征性学语前聋患者肌球蛋白6(myosin6, Myo6)基因的突变频率和特性,探讨Myo6在非综合征性耳聋的作用。方法:收集非综合征性学语前聋患儿及其母亲各41个及听力正常儿童50例,患儿家庭大部分来自广东地区,共计132例;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肌球蛋白6基因的外显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筛查变异,发现异常构象带后再行DNA测序确定是否存在突变和检测突变的位点。结果:在2个患儿母亲和1例患儿中检测出了Myo6基因突变。10号样本为患儿家长,Myo6基因9号外显子杂合突变738T→T/C,其编码的氨基酸无改变,为无义突变。17号样本为患儿家长,有两个突变位点:Myo6基因9号外显子杂合突变739A→A/G,其编码氨基酸发生了改变Ile→Val[异亮氨酸→颉氨酸],为错义突变;Myo6基因13号外显子杂合突变1292T→T/C,其编码氨基酸发生了改变leu→pro[亮氨酸→脯氨酸],为错义突变。33号样本为患儿,有两突变位点:Myo6基因9号外显子杂合突变711T→T/C,其编码氨基酸没发生改变,为无义突变;32号外显子纯合突变3281A→G,其编码的氨基酸发生了改变Asp→Gly[天冬氨酸→甘氨酸],为错义突变。并且17号和33号是母子关系。结论:Myo6基因的纯合错义突变(3281A→G)很可能是导致非综合征性学语前聋的一个新突变,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研究背景:根据听觉系统所受影响的性质、原因和病变位置可将耳聋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和二者兼有的混合性聋3大类。由外耳和(或)中耳疾病或结构异常所致的集音或传音障碍引起的听觉功能减退称为传导性耳聋可通过听力重建手术来保存和恢复听力,而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一大类常见的难治性、致残性疾病,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因聋致残者不在少数。而降低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病率最有效的策略是控制耳聋的增加和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已证实,谷氨酸兴奋毒性是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各种原因引起的耳蜗缺血或噪声损伤的一个重要致聋机理是谷氨酸(glutamate, Glu)兴奋毒性对耳蜗的损害,即:上述病例状态下耳蜗内毛细胞释放兴奋性传入神经递质GIu过多或/和回收不充分,谷氨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导致神经元过度兴奋,钙超载、细胞内氧自由基的增多,导致以传入神经元树突水肿为特征的兴奋性损害而导致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出现大幅听力下降,重者因迟发性传入神经元死亡致不可逆神经性聋。因此减少神经元的凋亡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治疗措施。目的:观察谷氨酸致豚鼠耳蜗传入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后,耳蜗局部灌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对耳蜗传入神经元的电生理(复合动作电位CAP)的影响。方法:26只豚鼠分为4组。第一组(8只):先用微量输液泵经鼓阶持续性灌注谷氨酸(glutamate, Glu20mmol/1,10ul)。60分钟后用微量渗透泵经鼓阶持续性灌注EPO(0.1U/ml,流速0.5ul/h)14天,作为实验组(EPO组);第二组(8只):经鼓阶灌注谷氨酸(20mmol/1,10ul)作为实验对照组(Glu组);第三组(5只):用微量渗透泵经鼓阶灌注Hanks液做为正常对照组(HBSS组);第四组(5只豚鼠):不作任何灌注作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EPO组、Glu组和HBSS组分别在术后1天、术后4周测CAP反应阈,空白对照组测CAP反应阈后处死。结果:1、术后1天EPO组、Glu组CAP反应阈增高,与HBSS和Blank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术后4周EPO组CAP反应闽无降低;3、HBSS组、Blank组CAP反应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局部灌注谷氨酸对螺旋神经节细胞有明显的神经毒性;2.局部灌注EPO没有起到对耳蜗神经节的保护作用。研究背景:3岁以内的婴幼儿常常容易把能拿到的一些小食物含在口中,而磨牙系统发育不完善、喉的保护功能不健全、缺少咀嚼和活泼好动、哭笑等性格因素,在缺少监护或者监护不力及其他意外等情况时易出现误吸而导致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3岁以内的婴幼儿是最易发生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的人群,其中该年龄段7%婴幼儿的意外死亡与误吸异物有关,但即使都是气管异物患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也不尽相同,3岁以内不同年龄段患儿气管异物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差异少有研究和报道。目的:通过比较3岁以内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总结3岁以内婴幼儿每一年龄段误吸异物后各自临床表现和差异,总结3岁以内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以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间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和治疗的3岁以内的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316例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不同组别患儿的性别、年龄、异物分布部位、治疗史、异物吸入史,异物种类和致死原因等,同时还分析合并并发症患儿异物在体内滞留时间及异物取出的后果差异。结果:1岁以内婴儿有52例(中位数年龄为10个月,A组),1-2岁患儿199例(中位数年龄为17个月,B组),2-3岁患儿65例(中位数年龄30个月,C组)。A组有明确异物误吸史者有38例(73.1%),较B组(55.8%)和C组(53.8%)高(P<0.05)。最常见的异物为花生(171例,54.1%);其次为瓜子(包括葵瓜子、西瓜子和南瓜子)62例(19.6%);第三位异物种类为动物性异物有35例(11.1%)(包括16例猪骨,8例鱼骨,7例鸡骨和4例其他动物肉),且A组动物性异物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B和C组(P<0.01)。最少的异物种类为无机异物,共5例(图钉一个,橡皮擦一个,螺丝钉一个,小石子一个,塑料玩具一个)。异物于支气管内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左、右侧差异,左侧异物发生率为41.8%,右侧异物发生率为40.5%,三组不同年龄段患儿异物左、右侧分布也无显著性差异。数据显示,A组(0-1岁)患儿24小时内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比例(50%)最高(P<0.01)。本组病例中有5个患儿(死亡率:1.58%)因误吸异物而死。结论:在中国南方1岁以内婴儿阶段最常见的异物为动物性异物。最易发生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人群为1至2岁的幼儿。3岁以内的婴、幼儿误吸异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1岁以内婴儿误吸异物不久后即易发生窒息或/和心肺骤停。但较大幼儿往往是在误诊或误治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