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多支血管病变(MVD)的患者远期预后较差。对于MVD患者的介入策略,可分为完全血运重建(CR)和非完全血运重建(IR),前者是指开通全部存在明显狭窄的血管,后者则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即罪犯血管。对于这两种策略的选择,目前仍存在争议。近来已有随机对照试验指出CR能给MVD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与既往大规模观察性研究的结论不尽相同。此外,目前的结论大多基于欧美人群的研究,缺乏中国人群的相关数据。因此,我们设计了此回顾性研究,旨在初步调查MVD的治疗现状,比较CR和IR对合并MVD的冠心病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本研究纳入了 2015年度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介入中心接受冠脉造影并植入支架的MVD的患者,按照是否完全开通全部病变血管,分为CR组与IR组。记录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入院期间的辅助检查以及特殊检查结果、冠脉造影结果、手术记录数据、出院和出院带药以及长期随访情况。本研究的主要终点定义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了心因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靶病变血运重建(TLR)。次要终点事件包括:MACE事件中的每个独立事件、全因性死亡、非心因性死亡、卒中、靶血管血运重建(TVR)、非靶血管血运重建(Non-TVR)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通过log-rank法检验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性。运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风险比例模型),探究不同研究变量和CR对MACE以及其它终点事件的影响作用,筛选出独立的预测因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MACE事件进行亚组分析,比较CR与IR对不同特征人群主要终点事件的疗效。结果:经过筛选,共有578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进入此项研究,其中CR组387例,IR组191例。临床基线资料、辅助检查以及造影检查结果两组在总体上保持平衡。经过平均时间为573天的随访,最终结果显示,CR组MACE事件的发生率远低于IR组(3.7%vs 12.8%,P<0.001)。在次要终点事件方面,CR同样能显著降低心因性死亡(0.5%vs 3.2%,P=0.011)、非致命性心肌梗死(0.0%vs 1.6%,P=0.013)、支架内血栓形成(0.0%VS1.6%,P=0.013)、TLR(3.1%vs9.6%,P=0.001)、TVR(3.7%vs 11.2%,P<0.001)以及Non-TVR(5.2%vs 13.3%,P=0.001)的事件率,但对于全因性死亡(1.3%vs3.7%,P=0.068)以及非心因性死亡(0.8%vs0.5%,P=0.735),CR则未能显示出优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R较IR能显著减少 MACE 事件的发生风险(HR:0.261;95%CI:0.124-0.551;P<0.001),亚组分析也证实,CR能改善某些特征群体的预后。结论:本回顾性研究证实,CR能显著降低MVD患者MACE、心因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TLR、TVR以及Non-TVR的发生率,改善长期预后。因此,临床上对于合并MVD的冠心病患者,CR可能是优先选择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