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道竞赛项目对抗激烈,运动损伤发生概率高,运动员一旦出现损伤不仅影响职业发展,而且影响身心健康。目前,关于山东省青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文献不多,因此该研究尝试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青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预防对策。研究认为:(1)运动损伤基本特点。山东省青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损伤率为1.57次,各地市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上肢损伤中肩、肘关节例次居多,占总数38.4%;下肢以膝关节例次居多,占总数27.9%。拉伤类、扭伤类以及劳损类损伤占比居多,占总数87.2%。中度损伤居多,占总数60.4%,重度损伤最少,占总数7.3%。急性损伤占比比慢性损伤高5.8%。损伤多发生在对抗训练阶段和赛前期。运动损伤基本特点与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发展情况及柔道技战术要求等密切相关。(2)运动损伤原因特点。训练强度大、专项准备活动不充分以及带伤训练排在损伤原因前3位。训练强度大易导致运动员身体机能下降,身体疲劳,技术动作变形,形成损伤。准备活动重视不足,热身不充分,运动员关节、肌肉等无法达到技战术对抗准备要求,激烈对抗中易造成扭伤、拉伤等。带伤训练专业性、保护性、针对性不足,易导致加重损伤或引发新损伤。(3)预防运动损伤策略及建议。加强运动员素质监管,针对运动员自身素质特点,加强素质与技术融合性训练。积极通过运动损伤案例展示、教育等途径,增强运动损伤预防重视程度,积极落实预防性训练措施,提高损伤防护组织能力;充分利用训练队内外条件,丰富配置医疗器械、书籍等资源;完善运动损伤预防与监督有关制度。建立运动员训练数据库,针对个体差异科学安排对抗训练计划;加强功能性筛查(FMS),根据运动员技能状态、损伤情况等动态,及时调整训练内容与强度。加强多媒体教学应用,增加互动式讨论教学,激发运动员学习兴趣,提高技战术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