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倍受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国外关于对动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较早的研究有Gardner和Lambert的语言学习社会教育动机理论,在此后二十余年,动机理论大都基于Gardner提出的理论。随后有匈牙利学者Dornyei提出的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模式,Skinnere和Thorndik提出的行为动机理论研究,以及Weiner的认知动机理论等等。但近年来,随着心理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特别是及认知心理学的快速发展,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者更加关注学习者本身的要素,认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导致个体学习差异的主要情感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者已对此课题做了大量调查和研究,本研究在相关理论及前人研究成果基础的基础上,旨在更加深入地掌握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及英语学习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先介绍第二语言学习的相关知识,并以此介绍了相关的学习动机基本概念以及重要理论,并对学习动机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系,尤其是对学习动机的作用做了重要分析。研究学习动机目的是更好地找到推进外语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本文关键部分是对影响学习动机众多因素的详细深入分析。只有深入分析研究影响学习动机的各变量,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有效对策,本文主要从教学因素、社会因素和学习者的自身因素这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三大部分下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深入的分析。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强度的不同及各成绩段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依此探讨提高英语学习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所选的135名受试者均为青岛科技大学非英语不同专业大三的学生。以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研究其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依此得出三个重要结论:首先,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拥有较高的外在学习动机,其内在动机仍需提高;其次,动机强度与学习成果并不成正比关系,学习策略等也极大影响学习效果;再次,与动机相关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等也对学习者的表现有很大影响。依据调查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些提高英语学习动机富有成效的建议,如营造良好课堂气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自主学习等,对今后英语教学及学习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