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对围产期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xie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在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维生素D<,3>,研究了维生素D<,3>对奶牛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及CD4<+>、CD8<+>的影响,并通过体外培养围产期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探讨了不同浓度1,25-(OH)<,2>D<,3>对细胞增殖、细胞分泌IFN-Y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试验一选用16头胎次接近的围产期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中额外添加维生素D<,3>(VD<,3>:10万IU/头.d)对围产期奶牛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额外添加10万IU/头.d VD<,3>可以极显著提高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的量(P<0.01)。并且血小板数目、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添加VD<,3>组IgG、IgM和IgA均高于对照组(P>0.05),T细胞亚群CD4<+>、CD8<+>的数量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额外添加10万IU/头.d VD<,3>可以缓解围产期奶牛免疫球蛋白和免疫细胞下降的现象,增强奶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试验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添加0、0.01、0.1、1、10和100nM 1,25-(OH)<,2>D<,3>对体外培养的围产期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1,25-(OH)<,2>D<,3>对淋巴细胞增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显著抑制了ConA和PWM刺激的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0.01~100nM 1,25-(OH)<,2>D<,3>剂量依赖性抑制了ConA和PWM诱导的淋巴细胞IFN-γ的产量。当1,25-(OH)<,2>D<,3>浓度达到0.1nM、1nM时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抑制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IFN-γ的产量。以PWM激活的细胞在培养48h、72h,0.1~100nMl,25-(OH)<,2>D<,3>均极显著抑制IFN-γ的产生(p<0.01)-0.01nM 1,25-(OH)<,2>D<,3>对IFN-γ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p>O.05),在培养48h后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培养72h后也极显著的抑制IFN-γ的产生。 低浓度的1,25-(OH)<,2>D<,3> (0.01、0.1nM)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高浓度表现抑制作用。其中在培养的第7d,0.01nM组IgM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培养第9d 0.01、0.1nM组IgA、0.01nM组IgM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25-(OH)<,2>D<,3>的添加量在1~100nM范围内对淋巴细胞IgA和IgM的产生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添加量的增大抑制增强。0.1、0.01nM添加组在培养第3d以后表现出促进IgG产生的作用,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添加高浓度的1,25-(OH)<,2>D<,3>抑制了IgG的产生,10、100nM添加组在培养3d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1nM添加组在整个培养期间,IgG的产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该学位论文首先分别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定义、构成、特点和应用现状及前景,一般组态软件的产主、发展、现状和前景.然后对嵌入式系统和组态软件的结合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介绍了目前嵌入式组态软件的发展状况,简要分析了其发展前景.而且说明了该课题的目的和意义.随后,论文从嵌入式系统的硬、软件平台入手,分析嵌入式系统的硬、软件构成以及他们的特点.接着根据对国内外多种基于PC的组态软件的分析,归纳总结了一般组态软件
目标跟踪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经过优化以识别图像中物体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任务训练精度,并且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本文采用卷积网络深度学习方法主要研究目标跟踪算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提取特征方法的不同将算法分为人工设计特征的跟踪算法和深度学习跟踪算法两大类,详细分析了它们的方法思路和模型结构;接着选择当下最流行的数据集对算法进行评估比较并分析不同方法会对跟踪结果造成的不同差异
学位
在依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于2002年颁布的《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对门式刚架楔形柱进行稳定验算时,通常将经常采用的两种简易柱脚形式(1块底板加2或4枚锚栓的柱脚)一概视为铰接,这样就使设计工作大大简化。然而,实验及相关分析表明,这两种柱脚形式(特别是4枚锚栓的简易柱脚)实际上具有相当程度的抗转动能力。在文献[55]的研究中就柱脚实际存在的这种转动约束能在多
学位
稀土配合物在荧光、磁性、生物活性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工作者的注意。合成具有特定结构的稀土配合物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结果,例如中心金属离子、有机配体的连接方式、反应温度、反应比、溶剂体系、溶液的pH值和阴离子等因素。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稀土配合物的核心问题在于设计并合成具有较强螯合能力和功能性的有机配体。利用酰胺类配体合成的稀土配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荧光性质,席
学位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离工艺.它因为具备许多优点,已经在食品工业、香料工业、医药工业、环保工业等行业中获得了成功应用.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也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植物油中脂肪酸分离方面的研究,文献报道中较为少见.菜油中的芥酸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化工原料,中国又是菜籽生产大国,生产的菜子中芥酸含量较高,因此,从中提取大量芥酸,有望大大提高这一农产品的附加值.另外,
学位
纳米材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SrCO与SrTiO由于其优良性能而备受关注.该论文根据低热固相化学反应原理首次以SrCl·6HO和(NH)CO为原料成功合成了30-50nm的SrCO粉体,克服了一般液相沉淀法易发生粉体团聚和难于制备纳米级SrCO粉体的弊端,并通过研究找到了低热固相反应终点的标志.该方法工艺简单且污染少,是一种绿色合成的新方法,极有发展前途.
该文对烟气中利用CO直接还原SO的脱硫过程做了可行性探讨,并系统地考察了负载型催化剂、硫化物催化剂、钙钛矿催化剂和混合氧化物催化剂对CO还原SO反应的催化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对反应的催化活性相和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实际生产条件下烟气中CO还原SO反应的热力学研究,发现如果严格控制煤燃烧时空气的通入量,使空气燃烧比等于或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完全可以实现SO的还原脱除,而且该脱硫过程还不受燃煤含硫量
学位
该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冬凌草全草提取物中的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进行鉴别分析.对超临界CO萃取、溶剂回流提取和冷浸提取所得浸膏做抗菌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萃取所得浸膏的抑菌、杀菌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溶剂法.通过对夹带剂种类、提取时间、二氧化碳流量、压力、温度、夹带剂量的单因素考察,绘制影响因素曲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浸膏含量、冬凌草甲素含量、冬凌草乙素含量为指标,优化了冬凌草超临界CO萃取
学位
研究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对低渗透储层特征研究不够深入。本文通过先进的测试分析,从微观孔隙结构着手,深刻认识储层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划分出低孔、低渗背景上的优质储层,并从构造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成岩作用综合分析的角度,对其主控因素进行探讨,取得了以下认识:  ⑴研究区盒8段储层孔隙类型以岩屑溶孔和晶间孔为主,喉道类型主要为片状和管束状喉道,由于喉道较小,孔隙连通性较差,
当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其中石家庄市空气质量是我国城市综合排名倒第一,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市域内空气重污染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身体健康。  为深入探寻石家庄市大气污染根源,掌握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和输送扩散特点,寻求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制定科学准确的大气管理政策,本文分析石家庄市颗粒物分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