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调强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分析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re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淋巴瘤是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而放疗在淋巴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接受膈上放疗的淋巴瘤患者中,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主要的剂量限制因素之一。目前淋巴瘤患者的肺部限量主要参考肺癌的标准,但考虑到淋巴瘤患者与肺癌患者的临床和治疗差异,肺部限量或许应有其独特性。研究目的:分析淋巴瘤调强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因素,探索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参数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建立预测模型观察DVH参数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概率的相关趋势,寻找淋巴瘤患者肺部剂量限制的临界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9例调强放疗淋巴瘤患者,其中196例有完整的DVH参数信息。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数分别为151和158例,83.5%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所有患者均采用化疗后受累野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案,5例患者接受了自体干细胞移植。研究的终点事件为所有等级放射性肺损伤和症状性放射性肺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估采用CTCAE 4.0版(肺炎)。建立平滑风险比模型、Lyman-Kutcher-Burman模型(LKB模型)和多因素回归模型观察肺平均剂量(mean lung dose,MLD)和Vx(受照射剂量大于等于x Gy的正常肺组织体积百分比)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概率的关系,通过ROC曲线寻找潜在限量分界点,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各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率为34.3%,症状性放射性肺损伤为3.6%。对所有等级放射性肺损伤的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2分、乳酸脱氢酶升高、放疗后化疗和所有DVH参数是症状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但乳酸脱氢酶升高在多因素分析中丧失了显著性。疗前B症状和V15-V40为症状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在目前的淋巴瘤的处方剂量下,MLD和V5-V40与所有等级放射性肺损伤近乎呈线性关系,未发现潜在剂量限制临界点。而对症状性放射性肺损伤而言,低剂量区(V5-V15)与症状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性差,中等剂量区存在症状性放射性肺损伤的限量临界点(MLD>15.1 Gy‘V20>28%、V25>20%和V30>15%),高剂量区(V30-V40)与症状性放射性肺损伤呈线性相关。AUC比较显示,对所有等级症状性放射性肺损伤而言,DVH参数的平滑风险比模型、LKB模型和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的预测能力无统计学差异。但对症状性放射性肺损伤而言,中-高剂量区的影响更显著,低剂量区的贡献相对较小。结论:要最大程度的降低所有等级放射性肺损伤需根据最佳DVH参数组合最大程度降低肺部受量,但如果只以减少症状为目的,应优先限制中高剂量区的限量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全麻下高龄病人全膝置换术(TKA)的效果。方法:择期单侧TKA病人60例,年龄>65岁,ASA分级Ⅰ级或Ⅱ级,体质量指数18~25 kg/m~2,性别不限。采用
畲族是个古老的民族 ,早在隋唐之前 ,其先民已在闽、粤、赣交界处繁衍生息。因唐代封建统治阶级的经济剥削 ,军事镇压 ,被迫向东南沿海山区进行千年的大迁徙 ,一直沿用“刀耕
在“健康第一”理念的引领下,体教融合旨在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
近几年,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问题,受到了教育主管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广大学校干部教师和教育科学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成果并已在教育决策科学化,提高管理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历史学专业体现得尤为明显。学习历史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文化底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日渐成为我国广大中小学的日常工作之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和认识上的偏差,当前学校心
本文研究椭圆与其切线相关的一些几何性质。
研究背景近年的不少研究提示雌激素在机体免疫功能和免疫介导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和雌激素受体有关。妇女绝经后体内女性激素急剧下降,其免疫功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文主要针对人们对于学校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在认识上有所混乱 ,从而从三方面加以说明 :一是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几种错误认识的说明 ;二是对两者之间相异之处的
目的研究临床医师及医院管理者对亚专科设立及专业细化的看法和由此引发的新的管理问题,探索在专业细化的大背景下医院管理者的应对策略。方法对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