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想象的客观到有节制的主观:有关翻译活动中动态关系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c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讨论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是译者应将何者置于翻译活动的中心地位,这不仅关乎翻译标准和翻译评价标准的讨论,也与翻译的全部哲学讨论相关。翻译标准和翻译评价标准随时空的不同而异,其对不同因素的侧重和相应产生的一些规范对译者的用词和最终目标语文本的生成或多或少产生影响。譬如,传统上人们认为翻译活动中存在绝对的客观性,并且认为此种客观性存在于原语文本中,历经时空的变换得以延续,因而译者总是尝试将原文本的“原意”完全呈现于目标语文本中。然而,这种观点受到20世纪一些理论发现的质疑。另一方面,文本有不可否认的不断产出性-即文本在不断的阅读或阐释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意义,这表明文本阅读存在理解的不确定性。此外,同一译者每回翻译同一文本时译出的目标语文本有所不同,也表明译者的理解并不等同于其语言表达。因此诸种原因,“译者主体性”的话题在当今译界有多维度的讨论。   针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发挥“主体性”这一断言,本论文多层面地探究了翻译中的主客关系(包括主客体认知和主客观(体)性的双重关系),侧重于从哲学上探讨翻译活动中的主客体认知关系和翻译活动中主要参与因素的关系一即文中提到的事实,原语作者,原语文本,译者,目标语文本和目标语读者。基于自身的翻译经历和文本的不断产出性,作者围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常有意无意地在主观和客观之间摇摆这一假设进行讨论。为证实该假设,本研究首先将该问题置于广泛的相关理论范畴(尤其是在意义,理解和阐释有待确定的学科)中进行讨论,而后明确了国内翻译研究对某些关键术语和概念的认识误区,阐明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术语的实际含义。在第四章,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上用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模式详细探讨了本问题,并运用其他相关学科(主要是传统上认为与翻译研究密切相关的学科,如语言学和阐释学等)的具体理论对其进行了综合讨论。   作者发现,中国学者对“translator’s subjectivity”这一关键术语有认识上的偏离:国外学者以描述性的方式使用该术语,国内的学者则倾向于规定性地使用该词。此外,国内学者注重这一术语所表示的译者主体(中心)地位,忽略了它本来所指的译者的主观操纵。本研究还发现,虽然国内的诸多研究结果倾向于将有主观能动性的译者置于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然而主客体的定位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却并非如此。以上发现的正确性通过研究发现的论证过程及翻译实例所体现的翻译活动的动态本质进行了验证。   论文据此得出结论:诸多领域的研究发现表明真正的意义总是相对的,与特定语境相关的,因而任何真理的呈现或多或少也就带有主观性的成分。翻译本质上是一种现实再现基础上的再现,其主观性和客观性很大程度上已经相互融合,主体和客体的分界在翻译活动中不再清晰,因而客观性的获得只是一种想象而非事实。鉴于此,翻译的忠实衍变成一个态度而非规定的问题,译者对自身主观性的意识对控制自身的主观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否则,翻译也就名不副实了。
其他文献
死亡,作为所有生命的最终结局,是人类文学中的永恒话题。死亡话题在菲利普·罗斯的作品中也并不鲜见,此前的罗斯研究中已有一定的关注,但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的整体性研究。   本
在当代,文化是一个关键词。它不仅与一个民族的传统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而且与其软实力和经济效益也密不可分。民俗和宗教是文化独特的组成部分,他们以各自的视角对文化进行阐释
艾丽丝?门罗(1931-),加拿大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在作品中尤其关注女性的生活经历、爱情经历、成长经历以及她们与外界社会的交流联系。门罗本人
阐述了数字I/O在虚拟仪器测试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PXI6533的硬件构成,软件时控、向量和握手等几种工作模式及其在计算机上实现的软件流程,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证明数字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