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亨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享誉世界的幽默大师。“欧·亨利式”幽默风格独特,生动展现了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的生活场景。小说描写的凡俗生活大都蕴含哲思,寓意深刻隽永,读来身临其境,回味无穷,仿佛场景再现。欧·亨利小说语言简明诙谐,在婉转幽默的调侃中,书写作者对心酸生活的同情,对多舛命运的叹息,以及对小人物在艰难的世道中仍保有脉脉温情的颂扬。在欧·亨利一生创作的三百八十多篇小说中,传世佳作屡见不鲜,《最后一片常春藤叶》《麦琪的礼物》等经典名篇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外文学家、翻译家研究的重点篇目。自20世纪以来,中国翻译家先后将欧·亨利小说中译本介绍给中国读者,涌现出不同版本的小说译本。其中,最早、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王永年译本,而90年代以来上海译文出版社黄源深译本和上海理工大学出版社张经浩译本也在国内流传较广。本篇论文主要选取《麦琪的礼物》等经典名篇的三种译本,运用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对三个版本的译本内容进行对比研究,揣摩不同时代译者对佳作的多元解读。之所以选取欧·亨利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一方面,短篇小说篇幅凝练,语言既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又不失瑰丽的文学色彩,可读性强,耐人寻味。另一方面,小说犹如社会广角镜围绕纽约大都市各阶层人物的命运展开,通过文学描写再现风俗人情、百态人生和社会风貌,折射出生活的酸甜苦辣,人性善恶美丑。在译本对比研究中,不仅可以解读欧式幽默的语言魅力,还能在字里行间领略上世纪初美国社会的千姿百态,从文化异同层面体会外国文学译入中国产生的融合与对立。本篇论文运用的翻译理论是文化翻译观,在梳理文化翻译理论流派的基础上,以英国翻译家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为主,比较分析欧·亨利小说中译本。苏珊·巴斯奈特主张在文学翻译中注重对小说译本历史与文化层面的解读,以突出文学作品交流与沟通的本质,在文学翻译理论流派中独树一帜。